2月15日大年三十,在漓江畔塔山下的的九娘庙里举行传统的“请龙头”活动,正式启动了2018年划龙舟大年的序幕。在传统的呼号声里,大家将“龙头”请来,准备重新将其装饰后,正月里还举行隆重的“游龙头”活动。
去年,桂林晚报报道了“长58米可容纳150余人平乐最长龙舟预计今年底完工”这艘由樟木村委、穿山村委在内的8个自然村的村民定制广西最长龙舟就是为2018年划龙舟大年准备的。
这次“请龙头”活动后,“龙头”将放置到这艘广西最长龙舟上,再将龙舟挂满彩旗、放上鼓,端午节前后,这艘龙舟将成为漓江上最耀眼的龙舟。
从清朝咸丰年间开始,穿山附近的8个村落一直沿袭有定做龙舟和“游龙”的传统。每逢端午龙舟节,东郊八村的龙舟都是漓江上最吸引眼球的一艘。而这样的巨型龙舟在1948年最后一次出现后,直到2008年,它才又再次现身漓江。时隔十年后,又逢划龙舟大年,今年人们将会在漓江上一睹广西最长龙舟的风采。
漓江给人们的印象,总是恬静且秀美。不过,我们本期所选择的这些照片中,漓江的水面上显得格外热闹,这些百舸争流的龙舟赛画面,或许在不少桂林人记忆深处,是最为特别的漓江符号。
在中国的传统大节中,端午节的地位仅次于春节,桂林端午节龙舟民俗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当美丽恬静的漓江遇上激情四射的龙舟,无疑是一幅难得的好画面,这样鲜活热闹的场景,也总是让桂林人无限期待。
图一:2008年,桂林市最近的一次龙舟大赛,漓江上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照片拍摄者为李新华。(照片由桂林市群众艺术馆提供)
图二:1988年桂林市第四届龙舟赛,可以看出当时漓江两岸人山人海,十分壮观。照片拍摄者为四季歌。(照片由桂林市群众艺术馆提供)
图三:1986年,桂林市举办了第二届龙舟大赛,照片拍摄者为四季歌。(照片由桂林市群众艺术馆提供)
图四:1983年兴安县溶江乡龙舟比赛现场,两岸围观群众众多,十分热闹。照片拍摄者为侯真。(照片由桂林市群众艺术馆提供)
图五: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漓江上正在进行的龙舟赛,远处可见穿山和塔山。照片由桂林二我轩照相馆1944年前拍摄。(照片由桂林市档案局提供)
记者在秀峰区甲山街道东莲村委见到57岁的唐常卿时,他显得精神抖擞,一说起龙舟,他的脸上像放光了一般,话匣子一下子就全部打开了。
他说,村里很早以来就一直有划龙舟的传统,乾隆年间划龙舟的事情如今尚有文字记载流传。
唐常卿第一次正式接触龙舟赛是在1986年,当时他才27岁。“那是桂林市自1983年恢复龙舟比赛以来的第二届龙舟大赛,领导也非常重视,希望办好这次活动。”
当时的郊区共有四支队伍参加比赛,分别是甲山、穿山、大河和柘木,而甲山,则主要放在了东莲村委。
村委早早就着手准备此事,到各个自然村一一摸查。当时大家的积极性都非常之高,最终从村子里挑选出20个18岁到30岁之间既懂水性,又有力气的年轻小伙子。
为了取得好成绩,队员们进行了整整一个月的训练,跑步锻炼体力,陆地上“划旱舟”、水上操练。当时担任教练的是唐常卿60多岁的伯父。唐常卿的伯父在上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都曾是村子里划龙舟的主力,而且龙船歌唱起来也是十分顺溜。
唐常卿还记得,由于当时桂林市才恢复龙舟赛不久,所以比赛用船都是由自己制作。他们在当时的漓江桥下面找人按要求定做了船只,当时的船只还很简陋,远没法和现在精致的船只相比。经过连日来的刻苦训练,他们逐渐熟悉了龙舟,当时划的速度已经非常之快了。
1986年的那个端午节,唐常卿至今记忆犹新。当天烈日高照,在他们到达比赛地点的解放桥和象鼻山之间的漓江水域时,两岸已经围满了观看的群众。唐常卿和队友们统一着白短裤、红背心、太阳帽,瞬间能感觉到自己就是这舞台的中心。那种人山人海的热闹场景,至今还鲜活地存在他的脑海之中。
伴随着龙舟歌以及现场雷鸣般的呐喊声,唐常卿所在的队伍和其他多支队伍一起,划过了终点。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唐常卿仍然觉得,那是一种相当美妙和愉快的经历。尽管最后因为一些意外只是获得了文明奖章,大家仍然乐在其中。
这一次的龙舟赛经历,让他深深爱上了龙舟活动。之后的20年,因为种种原因,他并没能参加正式的龙舟大赛,但是会经常打听一些龙舟赛的活动和消息。
直到2008年,村子里再次组织龙舟系列活动,此时的唐常卿已经49岁。他热心当起了组织者,比之前办得更为隆重热闹,龙舟上还特意安上了村子里传承了280多年的龙头。更为难得的是,由于龙舟赛的举办断断续续,一些龙舟歌已经基本失传了。
可唐常卿却因为喜爱,当年听过伯父唱过之后,就一直记在心里,又加上平时也会关注其他一些龙舟赛,所以龙舟歌就在他心中印刻了下来。那一年,他又将抑扬顿挫的龙舟歌教给了年轻人。
“哦吼耶嘿,哦也呀嘿,儿哦吼……”交谈中,唐常卿还向记者大方展示了龙船歌。龙船歌也分很多种类,比如出发的时候要唱“扬船歌”,在桃花江唱的是“小河歌”,到了漓江则要唱“大河歌”,追赶船只的时候有“撵船歌”……抑扬的曲调在唐常卿洪亮的声音下,显得格外特别又好听。
去年,唐常卿被评为龙舟习俗非遗项目市级传承人。在唐常卿看来,划龙舟这种传承下来的民俗,的确魅力无穷,身在其中的那种纯粹的快乐,让人十分享受。“这辈子能与龙舟结缘,真是人生一大快事,希望这种民俗要代代传承才好。”唐常卿的话语之中,透着对龙舟深深的感情。
(讲述人唐常卿,秀峰区甲山街道办东莲村委莲花塘自然村村民,龙舟习俗非遗项目市级传承人)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