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南坪乡第三届文化旅游节在干堰村22组举行。虽说前日的大雨让乡间小路有些泥泞不堪,但却无法阻挡人们到来的热情。
这是第三届农耕文化旅游节,那么就有第一届,第二届。连年举办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让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华夏文明之一的农耕文化,能够在现代社会里得到传承,用我们的传承表达对农耕文化的尊重和敬畏。
农耕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民间流传的《击壤歌》有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描述了乡村闾里人们击打土壤,歌颂太平盛世的情景。更有许多流传几千年的农业谚语,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比如“芒种打火夜插秧”,“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二月清明你莫忙,三月清明早下秧”等。
农耕文化旅游节,不仅仅是为了让那些渐行渐远的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来,通过丰富多彩的节目来引起人们的心理共鸣,更是让那些远离农村,只知道大米是从超市买来的人们,认识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他们能够从现场的各种活动中,深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并不是吝啬,是一种勤俭,是一种美德。
然而,自现代工业向前发展,对社会产生了颠覆性影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重商轻农思想的兴起,农村农业在时代的进程中已呈式微之态。但是,中国上万年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历史,创造了发达持久和长盛不衰的传统文化,正在这些辉煌璀璨的农耕文化,让我们的民族保持着持续的生命力,创造力和生产力。
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文化的特征,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孕育了内敛式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乡村管理制度等等,与今天提倡的和谐、环保、低碳的理念不谋而合。
正因为如此,才让南坪乡连续三年举办的农耕文化旅游节在以现代工业文明为主的时代里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打工经济席卷走了大多数劳动力,留守着的绝大部分常住人口都是老年人和孩童,在利川的乡下,出现很多“空巢”和“空村”,基于劳动力的不足,有一部分良田沃土疏于管理,大大降低了土地的农业价值,甚至于是还存在撂荒。引企业入驻,从村民手中将田地租赁或者流转过来,形成统一的耕作,规划和管理。让企业来经营,既可以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还能够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发展。这也许将是未来农村农业发展的一个可实行趋势。
2,土地不仅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因为无论社会怎么进步,吃饭都是每一个人生存下去的最重要问题。将有可能闲置或者撂荒的土地在承包经营权不变的情况下,整合成优势资源,既保证了农村土地产粮的根本属性不会改变,又保障了城市对粮食的需求,即使是在外的劳动力返乡,他们也会地可耕,有家可守。
3,对正在进行的精准扶贫政策注入了活力。对帮扶对象来说,手中有田,心里不慌。他们既可以因为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而早日脱贫致富,同时也能够从企业那里学到先进的耕作、管理及营销理念,进而改变思想里根深蒂固的传统思维方式,从而练成丢了拐杖也可以行走的本领。这也是精准扶贫需要的最好结果。
4,为接下的乡村振兴积累更多的经验,夯实了基础。无论是“一乡一业”,还是“一村一品”,都要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南坪虽说是鱼米之乡,但自给自足的传统耕作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今天的发展势头。由企业聚合周边农户,形成强有力的集群模式,对于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能力,都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5,农旅文化的有机结合,会创造出更多的延伸价值。开发利用好丰富多彩的农耕文明与自然遗产资源,作为我国"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建设美好家园、激发爱国热情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而且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和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经济安全稳定增长、协调平衡增长、持续包容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以农耕文化为点,带动乡村种养殖业、民宿旅游等多个面的可持续发展,让条条大路通往美好的未来。
6,让落寞的农耕文化在现代工业文明里再一次华丽绽放,并不再凋零,这种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时代的发展往往会牺牲一部分优秀文化,这既是发展的合理性,也是其残酷性。农耕不容易,坚守农耕文化更是难上加难。当以前喜闻乐见的薅草成了非物质物化遗产,当“犁、磨、铲、搭”等古老的生产模式被机械化代替的时候,农耕的内涵文化也正在慢慢的远去,上一辈人的老茧在我们这一代人这里成了记忆,在下一代人那里有可能就像天方夜谭和聊斋一样不可思议,遥不可及。但是,土地不仅长出了养活生命的五谷杂粮,还孕育了支撑精神的文化精髓,我们有责任去记住,去传承,去发扬。
对土地的感恩,除了因为它生长的粮食为我们的生命提供了活着的能量,还因为土地承载着我们这个民族不朽的文化和灵魂。正是如此,我们的信仰才能一直高高飘扬。
这也许是南坪乡政府连续三年来,一直都要举办农耕文化旅游节的真正意义和所需要达到的目的。
责编:hui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