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上海市国际文化传播协会、日本群马县政府共同主办
协办单位:庄希泉基金会,群马县日本中国友好协会,群马县书道协会
承办单位: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上海吴昌硕纪念馆
展览地址:上海吴昌硕纪念馆
展览日期:2018年4月12日至2018年4月15日
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日长期贸易协定》签订40周年、《中日投资保护协定》签订30周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暨日本上野三碑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中日书法展》在上海吴昌硕纪念馆举行。此次活动的举办适值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刚刚闭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海南博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的主旨演讲《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余音尚在绕梁,4月12日上午10时,“中日书法展”开幕式在中、日两国众多嘉宾的见证参与下,隆重举办。
位于日本群马县高琦市的历史古迹——汉字石碑“上野三碑”于2017年10月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日本群马县政府在日本外务省的支持下,于2018年2月23日——2月28日在高崎市市立画廊举行了《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纪念事业,纪念上野三碑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中日书道展》的纪念活动。同年四月的此次展览,是以文化为媒介和纽带,充分展现了中、日两国从古至今文化交流的深厚渊源,体现了中、日两国人民保持和平友谊的愿望。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间,中日关系的前途也更多掌握在两国人民手中。对于中日双方的友好合作前景,让我们感受到了2018年应该是一个中日关系改善和总体向好的年份,这无疑是一场充满机遇的暖春之约。
此次展览展出以中国书法家协会苏士澍主席和全日本书道联盟理事长星弘道为代表的中日各27位书法家的共54件书法作品,另特邀荣誉参展作品3件。共计57件作品。代表了当下中、日本书法界的一定实力和水平。此次展览活动,不仅是对于中日传统文化艺术的尊重与交流,更是对中日友好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致敬。
此次“中日书法展”得到了中、日两国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先生刚刚出席博鳌论坛就赶到了上海,足以见重视与诚意。日本前驻北京大使宫本雄二、日本国驻上海总领事片山和之、日本经团联专务理事椋田哲史、日本群马县知事大泽正明也率团专门从日本赶来参加“中日书法展”开幕式。4月12日活动开幕之前,上海市市长应勇也专门会见了福田康夫前首相和大泽正明知事率领的群马县政府代表团。
中国侨联原主席,庄希泉基金会主席庄炎林,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秘书长沈文忠先生,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姜昆,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龚心瀚,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编导、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会长夏蒙,上海市国际文化传播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俞惠煜,中日书法展总策展人:上海市国际文化传播协会副秘书长陈利,上海吴昌硕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吴超等等,以及数十家新闻媒体的朋友,艺术家、相关领导也都前来出席开幕式活动。
开幕式上,中、日双方代表分别就艺术文化主题以及中日两国长期友好交往进行了致辞。
上海市国际文化传播协会俞惠煜会长首先致辞,代表中国主办方欢迎中日嘉宾的到来,并介绍了此次活动的来龙去脉以及重要意义。这次展出宣传点之一的“上野汉字三碑”,从艺术角度来看,就是书法艺术。经由朝鲜半岛,再渡东瀛,在日本生根,其实就是中日韩文化交流极好的例子。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近在咫尺,相距并不遥远。远观历史,两国之间友好往来源于汉唐以上,连绵不断,直至现当代。而其中不愉快的伤害,是短暂的,当然,这种伤害往往会很影响相互关系。为此,明智的做法是;要以史为鉴,反省教训,摒弃前嫌,相向而行,共同推动,开创新局。而文化交流(包括民间的),乃至以书法为媒介的艺术交流,恰恰是推进中日关系正常化的一个有益举措。
俞会长也谈到了这次中日书法上海展的展出作品:“有的遒劲有力,有的飘逸隽永,每一篇都各有特色,有较高的艺术水准。这些作品虽然不能全部代表中日书法的最高水平,但我们观赏这些作品,也能从中一窥中日书法艺术的现状、发展与交流的趋势。希望这次展览能对中日书法交流、以至对中日民间文化交流有所裨益。”
最后,俞会长讲到:“中日关系也如同春天来临,正在悄然回暖。我们愿用这次中日书法展成功举办的实际行动,来纪念我们两国老一辈领导人邓小平同志与福田纠夫前首相共同努力,促成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也更期盼,我们通过中日民间文化交流,能为传承发扬条约精神,增进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化,和平相处,世代友好下去做出绵薄贡献!”
日本群马县知事大泽正明致辞,首先感谢了为“中日书法展”的举办而给予支持的众多的团体和个人。本次展览是为了纪念上野三碑入选为“世界记忆”名录,而举办的中日两国杰出书法家的作品展览。由群马县高崎市南部的古代石碑山上碑、多胡碑及金井泽碑所构成的“上野三碑”,内涵在中国起源的汉字和社会构造,它随着人员的往来而传入日本。并且镌刻于远离京城(京都)往东的广阔区域。再者,十八世纪多胡碑的拓本由朝鲜信使带回朝鲜半岛,之后传入中国并得到书法大家的高度评价。
“今年,正值《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四十周年,对于两国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中日两国有着历史漫长的交往史,我们祝愿今后群马县与中国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福田家族一直十分重视中日友好关系,《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是40年前,在邓小平主席与福田康夫的父亲,福田纠夫前首相的共同推动下,于1978年在北京签订的。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的致辞就非常亲切而不乏幽默,可以看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尊重和喜爱。“上野三碑作为文化遗产,它传述了1300年前东亚地区文化交流的记忆。将它作为书法碑刻来思考,三碑应该视为日本文化的原点之一。常言道,书法是心象的表露。书法的源流在中国,是书法筑成了中日两国文化的基础,这是一个书法史成为两国纽带的故事。此次,上野三碑被入选为‘世界记忆’名录之事,可让我们再次确认两国之间的纽带,从而推进真正的友好关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今年,正值《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在两国关系对世界和亚洲和平起着越来越重要作用的时候,‘中日书法展’的举办令人不胜喜悦。
从中国流传到日本很多东西,在现代生活中仍然在使用,这就是文化。其实文化是中日交流非常重要的一环,书法可以引导我们走向更美好的世界。通过文化可以更好的了解人民,了解社会情况,了解国家发生的事件。”
“在日本,吴昌硕先生的篆书已经到了顶峰,不知道中国人是怎么认为的呢?我也喜欢篆刻,就是印章,每次我在文件盖章的时候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吴昌硕的名字,然后盖章。我觉得最顶级的文化是长寿的文化,今天我们荣幸的见到了中国长寿文化的骄傲——庄炎林先生。庄先生97岁高龄,其实航空公司是不敢让乘坐飞机的,但很显然庄先生身体非常健康,航空公司也就允许了。”福田康夫的讲话让现场顿时活跃,掌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