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首届中医农业产业发展投资研讨会暨艾草产业运用座谈会在京召开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4-12 11:27:42
3月11日,首届“中医农业”产业发展投资研讨会暨中医农业技术与方法在艾草产业运用座谈会在京召开。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大力发展中医原理、技术和方法在农业上的应用(简称“中医农业”),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愿与各国人民和科学家一道,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农业走出去”战略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章力建,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专家处处长党长云、科技合作处处长黄俊、项目处主管刘雅丽,北京市怀柔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刘鑫鑫,中国食品杂志社总编辑魏传峰,清华大学社科院社会健康科创主任张子琴,北京广安仁和中医研究院孙炳彦院长,全国农业展览馆展览服务中心主任刘毅,中关村天宇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副主任魏大鹏,协鑫金融(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林,中国食品谷招商处处长刘锡恩、财务处主任丁珂,高瑞股权基金有限公司副总裁龚建辉,大连聚良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穆吉宁等领导家嘉宾参加本次研讨会。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章力建应邀在会上做了“发展中医农业,搭建投融资平台,走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之路”。章力建指出:中医农业具有三大特点:一是系统性,即着重农业生态系统以及生物体各部分的内在联系,这是农业内部保持各组成部分之间相对稳定和谐的本质要求;二是综合性,即形成多方面、多层次的复合效应,也就是通过综合的手段,达到综合的效果;三是整体性,即作用范围是整个的、全部的,强调覆盖所有生产单元和种养循环链。同时从生态农业和中医农业的基本含义分析,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原理上是相通的,方法上是可借鉴的,技术上是可共享的。从二者的内涵、外延分析,狭义上讲,二者内涵有所差别,中医农业强调中华传统医学在现代农业中的具体应用,是古为今用、融贯古今;而生态农业则强调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在改造传统农业中的具体应用,是洋为中用、中西合璧。但广义上讲,二者外延基本一致的。
 
章力建强调: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相关研究与实践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许多成果和经验。要实现“中医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中医原理和方法农业应用国家试验区”示范和引领作用,必须正视目前“中医农业”行业标准、管理体系、监管认证、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开发方面的不足,积极引进和借鉴其他农业发展方式的成功经验和理念,将资源优势、关键技术、先进经验和理念整合,把“中医农业”发展作为农业供给侧生态转型的重要方式、提高中国农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使其在农业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建立“中医农业”国家试验区,突出典型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以“强、优、精、特”为标准,以体现“中医农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为重点,以能够引领“中医农业”的发展为方向,建立“中医农业”国家试验区,形成各类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
 
章力建建议:怀柔区政府主导,仁和落地,具体实施,统一认识,高度重视;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制定“中医农业”行业标准,构建统一认证监管平台;科技部门和农业部门协调管理,多学科协同攻关;结合农业部化学肥药“双减”措施,在全国开展“中医农业”肥药替代化学肥药行动;怀柔区给与仁和制定“中医农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在怀柔仁和艾草的基地基础上建立“中医农业”国家试验区,突出典型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多方共同建立国际合作平台,尽快建立国际中医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联盟;引入国际资本,建立国际性专项项目基金,通过专业项目引入社会资本,多方融资渠道,争取国家专项基金,建立怀柔中医农业创业基金。
 
会上北京市怀柔区投资促进局刘鑫鑫副局长就目前怀柔基本状况做了简要说明,同时提出需要按照北京四个中心及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方向,形成集中医农业艾蒿产业种植~加工~研发~服务为一体的新兴农业科技创新产业示范基地;以怀柔科学城为依托,建立艾蒿行业标准体系,希望该项目能够尽快在怀柔落地,怀柔区政府为该项目落地提供服务。
 
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处长黄俊就目前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的基本情况做了相关汇报,同时就目前在整个农业行业已经完成的相关工作及后期计划完成的工作做了具体分析,希望能够通过本次会议及以后相关项目落地提供相关的协助工作,在金融方面希望能够和相关的金融机构共同搭建合作平台,以科技+金融更快有效的促进项目落地。
 
责编:da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