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2018第15届美国古典声乐家国际声乐比赛圆满落幕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3-30 22:15:19
2018年第15届美国古典声乐家国际声乐比赛系列活动于3月29日在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落下了帷幕,本次大赛为期6天,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香港、台湾、德国、意大利、乌克兰、蒙古、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共计近400名参赛选手和观摩旁听人员共同参与了本届中美声乐教育交流活动。14所美国著名音乐学院为参赛选手现场颁发了110个专业录取通知书。本次比赛还进行了全程网络直播,没有来到现场的声乐教师、学生以及声乐爱好者2万余人通过直播平台观看了本届比赛及相关系列活动。
 
大赛系列活动集国际声乐比赛、中美声乐高峰论坛、大师班授课于一体,包括初赛、片段展演、决赛、颁奖音乐会、中美声乐教育高峰论坛、声乐大师课、声乐一对一小课。本届比赛邀请到了来自美国伊斯特曼音乐学院、伯克利波士顿音乐学院、辛辛那提音乐学院等14所著名音乐学院声乐系负责人和教授担任评委,参赛选手分为古典美声组和音乐剧组两个组别,每个组别又分为高中组、大学组、青年艺术家组。比赛中,每位选手均着正装上台,演唱自己准备许久的歌曲,虽然选曲风格不同,或忧伤或戏剧化、或诙谐或抒情,但在歌声中都能感受到选手们对歌唱的热忱,将自己的所学倾注在每一首歌曲上,期待得到评委的点评与赏识。
 
初赛结束后,由星海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带来了经典歌剧片段以及由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带来音乐剧《悲惨世界》的片段展演,为美国评委和现场参赛选手带来了一场高品质的视听盛宴,充分体现了各所院校的教学成果,展现了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的风采;同时,也适当缓解了比赛现场的紧张情绪。
 
3月27日上午举行了中美声乐教育高峰论坛,中美声乐教育界专家共同探讨了声乐表演技巧、中美声乐专业现状、声乐科学、嗓音保健、音乐剧教育、成功面试等专业论题,立足点都在于如何让“中国声音”走向国际,中外音乐如何结合发展,吸引了国内众多艺术院校的学校声乐教研组参加。
 
来自星海音乐学院穆红、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容世杰及杨百翰大学音乐学院约书亚·林赛,对如何科学规范地提升演唱技巧,如何更好地将声乐与其他风格进行跨界进行了讨论;乔治梅森大学音乐学院的米拉·杨与上海音乐学院陈其莲就世界前沿的声乐科学话题展开讨论,剖析嗓音科学及嗓音学在声乐训练嗓音矫正中的积极作用;来自南卡罗来纳大学音乐学院的简妮特·霍普金斯、天普大学音乐学院得到克里斯汀·安德森、辛辛那提音乐学院的帕特里夏·林哈特、波士顿伯克利音乐学院的凯瑟琳·莱特以及星海音乐学院杨岩就声乐教育及声乐人才职业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为声乐系学生如何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如何把握未来可能出现的种种机遇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
 
3月27日下午13:30,现场决赛展开了精彩的角逐,47名入围决赛的选手成为赛场的焦点,现场不断传来阵阵掌声。历时5个小时的比拼,评委们最终奖项人选也脱颖而出。于3月27日晚举行了颁奖音乐会,获奖选手在获得比赛殊荣的同时,还受邀参加第七届美国莫尔里国际音乐节,并获得音乐节资助奖金。
 
在音乐会中,来自美国多所音乐学院的教授为优秀选手现场颁发了专业录取通知书,未获奖、录取的选手,他们的信息也将会自动进入美国音乐学院留学评估体系,有机会获得美国数百所音乐名校的青睐,同时每位参赛选手都会获得评委们的英文书面评估。
 
对于中国声乐人才来说,本届国际声乐比赛的精彩之处不仅仅是能够与同龄人相互切磋交流;作为大赛亮点,来自美国著名音乐学院的教授以及艺术指导为参赛选手以及观摩旁听人员开设的大师班和一对一小课,让各位参赛选手不出国门即可聆听国外大师授课,了解到美国音乐学院教授的体验式教学。让大家在已有演唱技巧的基础上,吸取国外的教育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扩展国际视野。
 
通过美国古典声乐家国际声乐比赛系列活动的连续举办,有效提升了中国音乐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国际化视野,为中国音乐专业学生通向国际舞台搭建了一座最便捷的桥梁。据主办方透露,钢琴学生期待已久的“第一届美国古典钢琴家国际钢琴比赛”将于2018年10月举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中国青少年音乐人才通过这个平台接受到国际化的音乐教育,促进中国音乐人才的国际化,真正实现唱响世界的中国音乐梦。
 
责编:da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