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春潮·青岛首届当代雕塑艺术展”举办以来,经过“春潮2014·青岛籍雕塑家联展”、“春潮2016·青岛雕塑家联展”的自我构建和自我确认,“青岛雕塑”作为一个主体逐步建立并日益发展壮大,“春潮”逐渐成为了青岛雕塑的品牌,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展特色,每两年举办一届,凡是生于青岛、长于青岛、生活在青岛、工作在青岛的雕塑家或雕塑艺术工作者均可参展,成为展示青岛雕塑在中国当代雕塑艺术中群体力量的重要平台。
由青岛市规划局和中国雕塑院主办,青岛市城乡规划展示中心、中国雕塑院青岛分院、青岛市雕塑家协会、青岛市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承办的“春潮2018·青岛雕塑双年展”将于3月31日在青岛市雕塑馆隆重开展。
此次展出的100多件参展作品是从近两百件征稿作品中遴选而出,涵盖雕塑、装置、多媒体影像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较为全面的反映出了青岛雕塑的整体面貌,展现了青岛雕塑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包括外地艺术家在内,本届展览共有86位艺术家参展,以隋建国老师为代表的从青岛走出去的艺术家对展览给予了大力支持。
春潮2018,又到了为春潮展写策展感言的时间。近些年来,许多城市举办了有影响力的雕塑双年展,青岛雕塑馆的“春潮”展也在不知不觉中也加入了这个行列。春潮走过了九个年头,分别在2009年、2014年、2016年举办了三届,今年是第四届。还记得第一届春潮展时我们的初衷:“《春潮——青岛当代雕塑展》将进一步发展扩大为面向全国,甚至是面向世界各国雕塑家的一个大型周期性展览。......这是几代青岛雕塑家的梦想,也必将会成为所有热爱雕塑的青岛人的梦想。”随着第四届春潮展的临近,我在想,我们是否一直没有忘记这个初衷,又到底向这个梦想迈进了多少呢?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地域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文化的趋同感也越来越强,当我们强调中国的就是世界的的时候,我们真的离世界的距离有那么近吗?我们真的准备好了,面向中国,面向世界,拿出我们的态度,展示我们的实力了吗?
青岛现代雕塑的创作自有传统,从四方雕塑小组的建立,到东海路雕塑一条街以及随后建成的青岛雕塑艺术馆,青岛雕塑曾经有过辉煌的一段过往。也正是这样的传统,使这座年轻的城市涌现了一批又一批雕塑家,在中国乃至世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本届展览,参展艺术家逾百位,年龄跨度很大,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与青岛各有渊源。从近两百件作品中遴选出的参展作品,可以较为全面的反映出青岛雕塑的整体面貌。尽管作品水平参差不齐,却呈现出时代差距、观念迥异和审美的距离,于自然中形成了一种生态多样性。更令人欣喜的是,不少雕塑专业学生作品的参展,成功的为青岛雕塑的传承和跨越做了背书。
通过几届展览,青岛雕塑家这个群体已经逐步确立,越来越多的人建立起对这个群体的认同。群体的确立和认同曾经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却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向往的,是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当多数观众还将好雕塑的标准狭隘地定义为写实和唯美的时候,当我们的艺术家都还没有完全跳出传统观念窠臼的时候,当我们还没有带着学习和探究的心态追溯当代雕塑的本源,并尝试将创作和观念带入现代语境的时候,青岛雕塑家这个群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海洋文化赋予了青岛和在这个城市里生活的人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不断学习和自省,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承认不足,修正自己,保留深入内心世界的勇气和意志,使自己真正具备现代性,让创作进入当代意识和观念的语境,以此拥抱世界,也让世界拥抱我们。这,才是我们的目标。
三月末的海,春潮涌动......
责编:da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