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徽风京韵 丹青相城——第二届全国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3-30 16:49:59
福地淮北,古称相城,运河故里,华夏福地。嗣商族殷地,延相土厚德,据中国南北之要津,为春秋宋之别都,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催化着其艺术、文化特色呈现出了南北兼容,中西汇通的面貌。特别是于书画方面,豪放强劲、着墨有致的艺术特色,呈现出一道靓丽的风景。
 
淮北,作为一个煤炭能源城市,在改革开放中一直助力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在建设生态文明迈向新时代的步伐中,淮北致力于修复自然生态,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绿水青山”,不仅在经济生态上实现了绿水青山,更重要的是致力于打造政治生态、文化环境的的绿水青山,努力实现‘三位一体”绿水青山的人文环境。
 
经淮北市相关企事业单位盛意邀请,北京京徽画院顾步皖北,诚邀全国中国书画名家与黄淮地区画家64位,于2018年4月8日在安徽省淮北市举办“徽风京韵·丹青相城”第二届全国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同谱恢弘图章,共写丹青相城,并祝淮北京徽画院揭牌顺利。
 
淮北以及淮北地区是中华文明较早的起源地之一,早在6000年前即有先民的活动痕迹。根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1世纪,助禹治水有功的商汤十一世祖相土为进一步东扩,由商丘迁徙至此,所以淮北又被称为“相城”。在历史的更迭变迁中,淮北地区依靠着其南北汇通、东进西退的地理环境,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黄淮泛滥与异族入侵的之际,作为镶嵌在中原大地上的一颗灼灼明珠,淮北始终坚韧着中华文明“郁郁乎文哉”的胸襟与气概,保证着中原文化的归属和向心力,化育规范着文明的进程,同时也催化着本地区艺术、文化特色呈现出了南北兼容,中西汇通的面貌。特别是于书法、中国画等艺术方面,延承、借鉴各地艺术观念,形成了豪放强劲、着墨有致的艺术特色,呈现出一道“相城气象”的亮丽美景。
 
如今的“淮北”作为一个新的城市名词,在以煤炭等自然资源着力于国家发展的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的同时,不断完善着城市规划以及人文风情的建设,深度拓展、挖掘着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空间,特别是近年来淮北依靠着殷商文化的历史底蕴与运河遗址的地理资源,结合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繁荣淮北及周边地区的文化艺术发展,为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对接,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显现出传统文化全面复兴的伟大景象。
 
我与京徽画院内的大部分同仁均是于这块区域出生、成长,并由这里走了出去,直到2016年于首都北京创建了京徽画院,为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地域艺术的交流而努力。两年来,在学术定位探求的过程中,京徽画院为推广地域文化做出着不懈追逐,一直坚守着书画平台建设的初心,受到了各地以及全国范围内书画家以及书画爱好者们的肯定。在为实现艺术“宣圣明训”高远理想奋斗的同时,作为游子,我也深深为淮北文化焕发的生命力而骄傲!此次值淮北市京徽画院成立,得全国各地、全省以及淮北地区(淮北市、宿州市、萧县等地)书画名家以及书画爱好者的襄助,以“徽风京韵·丹青相城”的形式回归本土,是酌水知源汇馈于家乡人民的书画作品展,更是对乡土的眷恋有着“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的情感表现。
 
“徽风京韵”是京徽画院在北京市揭幕时,全国书画名家作品联展的主题,是京徽画院迈出去第一步时强调依恃家乡、塑造自我的志向!此次作为淮北京徽画院的揭幕展,我们依然获得了全国各地的书画名家支持,以此为题漩洄合流,进一步坚定京徽画院为推动地域交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探索与实践勇气,并藉此次各书画名家作品,以“徽风京韵”写就“丹青相城”!以“丹青相城”恢弘“相城气象”!
 
此次辑录的书画作品,涵蕴了篆、隶、草、行、楷等书体以及人物、山水、花鸟等中国画题材,作品风格迥异、面貌新颖,分别以黑白写就传承气象,以丹青构筑璀璨意韵,以线条凝聚文化精神,诠释着对传统书画继承和发扬“路径”的不同而具有的艺术语言表达方式多样化。传递出在新的历史机遇下,书画家们以朝兢夕惕的虔诚,“不愆不忘,率由旧章”的继承精神,延续了书画艺术坚强的命脉。相信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中国书画以蓬勃的张力,于民族文化全面复兴之际,依然能在行远的道路上坚守自我、在传后的征程中塑造辉煌,肩负起艺术为人民的使命。
 
正如此次展览能以衍馥芜菁、灼灼其华……
 
责编:da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