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白水成泉 墨流雅韵—— 滕州市青年书协主席张成泉的艺术追求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3-29 17:05:40
QQ截图20180329170808.jpg
见识“白水”的书法已有时日,真正认识张成泉先生却相对晚了一些。那时才“对上号”——“白水”即是“成泉”。
 
水涌成泉,泉水相映。泉与水一脉,承载着一段美丽的《泉水梦》:“或许是村头那条弯曲迂回小河的缘故,我自幼对水便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愫……这条家乡的河,给我儿时带来无比的快乐。叮咚的流水声拨动着童年心中那根柔软的弦,情不自禁哼着小时候那首歌‘泉水的叮咚,泉水的叮咚响……’或许因此种种,上学读书时我把自己的名字写作:张成泉。一心向往那叮咚的泉水……”
 
书者常写“上善若水”,索求者也喜欢将其装裱在居室的显眼处,都是在欣赏“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的境界与品格。成泉的心目中,一定也涌动着这种至美至善的人生与艺术追求。
 
泉之源
 
凡事都有来头。就像泉源自于水,成长于薛水岸畔的张成泉,练得一手好书法,也是渊源有自。
 
张成泉出身于普通农民的家庭,父亲是乡间写得一手好字的读书人。年少时,张成泉在跟随父亲为家邻书写春联中,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很自然地迷恋上了书法,进而与书法“缘定今生”。
 
水流众生,泉自成溪。张成泉的书法之路大致遵循着这样一条路线:先习散氏盘,从篆书入手,继学隶书,对《礼器》、《西狭颂》进行研习,再摹柳、颜,继而又习“二王”笔法……2002-2003年,张成泉迎来了他漫长成长路上的重要转折点———这一年,他负笈中国美院书法系深造。学习中,张成泉接受到了专业知识的教育,进一步奠定了其走进书法艺术殿堂的基础。同时,杭州独特的人文环境,给了张成泉更多的艺术心悟,他开始了平静地书写,并对习字有了新的认识,将原本刻板的描摹变成了轻松的体会,不再是机械的照猫画虎,而是细致入微的用心琢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直至今日,张成泉还难改对书法精琢细磨的“毛病”:那是一种一旦爱上,就忠贞不二的执着与痴迷。
 
墨之韵
 
水亦能成墨,颠倒“黑白”,煮出万千气象。
 
“在书法的学习上,我秉承五体兼修的理念,不断在篆隶上深挖传统,在行草书上拓展功夫,全面夯实基础,寻找突破口……”
 
“我平时临帖比较多,也比较杂,也没有抱定一个碑和帖死临下去,而是凭着自己的审美和喜好,去选择碑帖,关注这些碑帖的闪光点……”
 
“行草书是我最迷恋的,因为她的线条最灵活多变,富有人情味,也是最能体现艺术性的书体。人间无物非草书,它是鲜活的,更是有情感的……”
 
在对艺术的追求上,张成泉深知:书法之博大精深足以令人产生敬畏!他越来越认识到,书法一道,赖技术而支撑,赖艺术而表现,赖审美而提升境界。没有过硬掌控毛笔的能力,没有扎实点画造型能力,无异于杂耍;没有艺术感染力就会显得平庸,没有审美的高度就会流于低俗。
 
有了这样的高度站位,加上天赋与努力,张成泉取得不菲的成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有人戏称“成泉获奖不再是新闻,不拿奖才是意外”。仅罗列几例:
 
全国第八届楹联展入展(中国书协)
 
全国第四届草书大展(中国书协)
 
全国第二届隶书展入展(中国书协)
 
全国“西狭颂”杯首届书法艺术展入展(中国书协)
 
全国纪念傅山诞辰400周年书法艺术大展入展(中国书协)
 
西泠印社首届中国书法大展、楹联展入展(西泠印社)
 
第二届全国书圣书法展最高奖
 
“启后奖”山东省青年展十佳奖
 
“力诺杯”全国儒商书画邀请展一等奖
 
中国·韩国第二届书法艺术交流展
 
2014年山东省书法国展精英
 
……
 
目前,张成泉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书法家协会工作委员会委员,滕州市青年书协主席,并且荣获“全国青少年书法教育优秀工作者”称号。
 
不过,张成泉依然“心虽有所及而手之不及也”,他感到书路之漫漫,继续探索着、努力着、前行着……他说,待到心手双畅之时,依然在翰逸神飞的旅程中寻梦远方!
 
水之舞
 
梦也会以舞蹈的方式呈现。张成泉籍此手中的一管毛笔,以梦为马,以尺幅为舞台,在书法的园地里尽情驰骋。
 
在负笈杭州时,张成泉与来自天南海北的十几位同学租居在一个叫九溪的村子里,村头连片的水塘,村中蜿蜒的小巷,家家院子里的绿树红花,一切都充满了诗情画意。“每日清晨,我会去爬村子后面的山坡,晨雾如带,似乎伸手就可摘它下来。走累了,采一片嫩绿的龙井茶,未及送进嘴里,已是满口清香……”往昔怀素“观夏云随风变化,顿有所悟,遂至妙绝”,黄庭坚“坐见江山,每于此中作草,似得江山之助”,杭州的湖光山色同样激发了张成泉的学书灵感,他开始平静地书写,对习字有了新的认识。也是这一年,那些因书法而聚的书友们,常把张成泉作品落款中的“泉”字拆开,白水也,遂得其号。
 
时光不居,岁月如流。张成泉的心中逐渐清晰着这样一个梦想:午后的阳光,温暖的抚摸着溢着墨香的书房……随意铺开一张宣纸,面对一片空白,思绪无拘无束的放飞,内心会溶入在一个多姿斑斓的世界……手捧茶杯,茶在水中,水则清香;水在心中,心则空旷,心与茶合……
 
成泉常给人谈起,他喜欢水,喜欢水的清澈,水的坚韧,水的包容。
 
我想,成泉在书写“上善若水”时,一定是将“泉”“身”“心”溶了进去。不然,沁人的书香何来?流水的淙淙何来?
 
责编:da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