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指为美化城市或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的观赏物和纪念物。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铝、玻璃钢、砂岩、铜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通过雕、刻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
金志鹏先生90年代初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性格豪爽、耿直、朴素,这种性格也使他的作品显得朴素和诚实。在现代社会中,开放与多元是其基本特征,多元意味着各种可能性都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这种"意义与价值"的基础就是作品的"诚实"。这也是作品的魅力所在。
《望天》系列是志鹏最近几年的作品。这批作品给人的整体印象是由"人"的精神世界及心理状态所构成的"社会图景"。这是他对生活的理解与对社会的态度,同时,这种"社会与心理"的体验方式也是我们了解艺术家作品的基本依据。
辽宁省图书馆文溯书房特邀请雕塑家金志鹏先生做客“真人图书馆”,与读者讲述自己与雕塑不得不说的情缘。
责编:da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