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感念家乡,追溯本源——“回归之心”丁立人艺术展在浙江美术馆展出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3-27 21:33:14
逢杭州春暖花开之际,浙江美术馆于3月23日倾心推出“回归之心——丁立人艺术展”。3月27日下午,展览举办媒体见面会,艺术家丁立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鲍贤伦、浙江省美术馆党总支书记兼副馆长杜群、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王犁、浙江美术馆典藏部主任陈纬在浙江美术馆4楼展厅参与此次媒体见面会,畅谈丁立人艺术的本源,解析艺术家作品中的精髓。
QQ截图20180327213634.jpg
当代著名画家丁立人于1930年出生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其为上海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广东工业大学兼职教授,早年曾就学于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及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丁立人擅用彩墨、雕刻、剪纸等艺术手法,同时汲取中外民间艺术营养,诸如传统板画、刺绣、石雕、壁画等。
 
丁立人突破了西方自然主义和东方文人绘画的思想,创造了一条崭新的艺术风貌。其作品洋溢着艺术家强烈的生命力——激情浓郁,天真烂漫,睿智而淳朴,深邃而单纯。
 
本次展览规模虽不大,却囊括了重彩、剪纸、印钮等多种形态的作品,皆注入了艺术家丁立人对家乡的感念情怀。家乡的山水、家乡的人、家乡的戏……瞬间转化为艺术的心迹图像呈现在观众面前。
 
丁立人对中国的三代玉器、秦汉石刻、近代的木版年画、剪纸等艺术兴趣浓厚且颇有研究,他的创作渗透着他对艺术的执著、热爱以及他坦诚的人生情怀。旅法画家赵无极认为丁立人的艺术是中外传统艺术的浓缩与发展。
QQ截图20180327213657.jpg
丁立人在接受宝藏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其实还创作了很多其它主题的剪纸作品未展出,之所以为本次展览精心挑选了手系列的剪纸作品是因为手对人而言相当重要:“人类和动物的不同就是手,人干活就靠手,没有手就没有人类的文明。”
 
展览还展出了部分丁立人的手稿作品,丁老先生表示自己虽然不是纯粹的文字创作者,但文字对自己而言很重要也很好玩,自己往往想到什么有意思的就会用文字记录下来。
QQ截图20180327213833.jpg
手稿《走水门》:水门是一个小村庄,那里住着我的外婆,孩子对外婆的感情可以超过祖母乃至母亲,我每年都去看他,一年还不止一次,外婆家距我家十四华里,要走着去,小时母亲抱着我走,少时父亲牵着我走,后来我长大了,独自一人走。再后来外婆去世了,我仍然要去水门,因为水门有她的影子,我把水门当作外婆。
 
走水门这一路,经过多个乡村,景色醉人,把我看外婆的着急心情给缓去了。本卷所述还不是目的地水门,是以水门为目标而行走的一路上。
 
——摘自丁立人展览序言
 
丁立人初次登天台山是在1938年,他八岁的时候。那时的天台山深深地烙印在了童年丁立人的脑海里,令他念念不忘。“以至于后来的天台山都进不了脑子,全无印象。故此,我画出的天台山全是那时的天台山,那时的山、那时的水、那时的寺、那时的云,还有那时的僧人。”丁立人曾如此写道。此次展览正是彰显了艺术家感念家乡的回归之心。
 
中国是雕塑古国,也是雕塑的大国。传统雕塑根深叶茂——三代玉器、青铜器、秦汉砖瓦......印钮是方寸之雕,但制作时,心仍然惦着霍去病墓前的石兽。浙江是我的故乡所在,杭州是我的母校所在,在西湖边展出我的小技(小技也花我的心血),很是欣慰。——摘自丁立人展览序言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4月22日。
 
责编:da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