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被称为“千岛之国”。它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在那里有着古老宗教的虔诚和现代艺术的盛会。带着向往和期待,我们踏上去往印尼的旅程。
2017年8月,清华美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研究生在张宝华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印度尼西亚展开了为期12天的考察,此次印度尼西亚考察之行包含万隆、日惹和雅加达3座城市,印尼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和艺术文化让我们此次的考察收获颇丰。
在NuARTA雕塑公园-SlowFashion Journey in Bandung展览中,展出印尼的现代雕塑和染织作品,材料的综合运用和各种工艺产生的不同视觉效果令人印象深刻。这座雕塑公园主要展示了印尼雕塑家Nyoman nuarta的雕塑作品,同时这里也为新锐雕塑家提供展示的平台,在这里我们能够感受到印尼当代艺术的气息。
在John教授的工作室中,我们欣赏到许多技艺精湛的作品,John教授以手工印染、数码印花和手工刺绣的巧妙结合作为创作语言,形成独特的抽象艺术风格。作品数量之多、制作工艺之精美、视觉效果之强烈,让我们深受震撼。
WOTBATU艺术馆中的雕塑作品,以“石材”为媒介,用粗旷的雕塑语言表达出生命平衡和宇宙无垠的主题。
Dusun Bambu“竹”主题公园内,使用竹子为艺术语言,构建出许多巨大的园内景观,我们被园内竹子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这座景区分为几个不同的区域,有水边竹屋,也有山林之中的印尼传统木屋,在露天的午餐餐厅内还可以享受传统的印尼小吃和美丽的热带风光。
在参观了苏丹王宫和水城堡以后,我们驱车前往传统彩色蜡染工作坊,那里的工人不疾不徐用蜡壶在面料上绘蜡。娴熟的技艺、明艳的色彩和极富装饰性的图案让我们感受到蜡染的独特魅力。
印尼是世界上著名的蜡染大国,在印尼的历史上蜡染艺术是贵族使用的,而在现代蜡染走进日常,为生活的美而服务。因此其制作工艺精美细腻,成为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能触及到的产品。在印尼几乎家家户户对蜡染文化都有一种文化自信,一壶蜡,一座炉,似乎就能绘出美轮美奂的图案。
婆罗浮屠与中国的长城、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吴哥窟并称为古代东方四大奇迹。这座佛塔共九层,下面的六层是正方形,上面三层是圆形。顶层的中心是一座圆形佛塔,被七十二座钟形舍利塔包围,每座舍利塔装饰着许多孔洞,里面端坐着佛陀的雕像。
印尼的蜡染艺术工具以蜡壶笔和铜印戳为主,蜡壶笔的壶嘴有大小之分,能够有效控制线条的粗细;铜印戳是使用铜条弯曲而形成特定图案的印戳,能够高效的描绘同一图案。同学们通过实践尝试了蜡壶绘蜡和铜印戳两种蜡染方式。
印尼的蜡染纹样注重装饰趣味性,经过艺术加工以后,即使是简单的花草鸟兽,也能在自然美的基础上增添独特的审美韵味。印尼蜡染注重表现人物、动植物或寺院等,地纹以自由而有序的斜线、菱形和短线等为主。
2017年9月7日上午,2017纺织服装国际会议及研讨会在万隆科技大学隆重举行,参加本次会议师生来自印度尼西亚、中国、英国、美国、韩国、日本等不同国家。
在万隆科技大学举行的国际纺织服装会议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宝华副教授应邀参加国际纺织服装国际会议论坛,并作《中国传统艺术在服饰设计中的实践与感悟》的主旨发言,同学们也在论坛活动中增进了对其他国家染织文化的了解。
这次会议为各国的艺术院校在纺织服装领域提供了展示各自特色和相互交流的平台,各个国际艺术院校在这次会议中收获了知识和友谊,也在相互的促进中推动国际染织服装教育的不断发展。
在雅加达纺织博物馆中陈列着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印尼染织作品。印尼曾受到多种宗教影响,而形成既有本民族风格,又受印度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特色宗教文化影响的染织艺术,最终呈现出了风格多样、题材不一的视觉效果。
蜡染图案以概括的植物、动物和几何图案为主,根据一定的几何结构排列布局,色彩或艳丽或凝重,博物馆中陈列的展品向我们展现了图案精致、内涵丰富印尼染织文化。
责编:da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