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湖光山色,人文历史,百年旅游海报中的瑞士之美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3-27 19:05:56
Baselworld 2018拉开序幕,又谢幕;访客们来来去去,他们还习惯于和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展馆合影。
 
而瑞士钟表之外,这个国家的湖光山色更是令人心醉;但凡天一放晴,巴塞尔的莱茵河边就有人们骑单车、慢跑、散步,生活缓慢而清闲。
 
瑞士并不神秘,事实上,它应该算作现代旅游业的先驱。
 
我们找出一批“库存”:2017年是瑞士国家旅游局成立一百周年,名为《去度假吧》瑞士百年经典旅游海报展确实令人大饱眼福,瑞士的山川湖泊、城市建筑等都成为经典元素出现在历年海报之中。
 
而在这些海报背后正是这个国家深厚的城市艺术、文化产业和自然景观作为支撑。
 
文化之都——巴塞尔
 
▲文化之都的美誉从这张巴塞尔的海报中也能看出一二,多元且丰富的建筑中有无数文化瑰宝值得探寻。
 
巴塞尔钟表珠宝展(Besleworld)、巴塞尔艺术展(Art Besle)两大展会让这座城市闻名全球但这座城市远远不止这些。
 
仅在巴塞尔市区内,博物馆数量就多达40余家;多家重要的研究机构汇聚于此,瑞士最古老的大学,成立于1460年的巴塞尔大学也位于此地。城中建筑风格迥异,中世纪教堂、古典贵族宅邸,赫尔佐格与德梅隆(两位是鸟巢体育馆设计者)等建筑大师的现代化设计,在这都能寻见踪影。
 
▲巴塞尔大学。
 
若是想深入体验一把这座城市的深厚底蕴,可花些时间在老城转转。花两小时左右,从丁格力喷泉出发,途径教堂广场,穿过中世纪古城石板铺就的小路,最后到达莱茵河码头,用脚步丈量这座城市的历史。若是走累了,城中的有轨电车也是不错的选择,一路左顾右盼,感受巴塞尔的从前与现在。
 
▲巴塞尔艺术博物馆,近期有一场毕加索展。
 
此外,贝耶勒美术馆与巴塞尔艺术博物馆也在推荐之列,两家最近都将推出特展,值得拜访。
 
欧洲之心——伯尼尔
 
▲伯尼尔的海报中满满的一股复古风味,活脱脱的一座中世纪老城。
 
摊开欧洲地图,寻找中心点,你会发现那就是伯尼尔,瑞士首都、联邦政府所在地。对于这座城市,形容为“欧洲之心”最合适,一方面是地理位置,另一方面,伯尼尔古老的简直就是一座中世纪的欧洲城市。
 
始建于1191年的伯尼尔老城几乎没有现代化的楼宇大厦,老城房顶上是层层叠叠的瓦片,落脚的马路也均由石板铺就,时间似乎对这座老城毫无办法。1983年,始于尼德吉桥并延伸至布本贝尔格广场的伯尼尔老城,被整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存留的完整度之高,可见一斑。
 
钟楼是伯尼尔最具特色的城市标志之一,被称为中世纪钟表制造的艺术杰作,其中的天文时钟和机械钟表建于1530年,至今仍在使用。
 
阿雷河穿城而过,将伯尼尔分为新老两个城区,不知是高山的纯净雪水还是何种原因,上天将这条河流赏赐给了伯尼尔。阿雷河河水的净化度达到饮用水级别,一到夏天,城中男女老少都会来到这条河中享受河水的清凉。
 
▲爱因斯坦故居,1902至1909年,爱因斯坦生活在伯尼尔,并在这里诞生了相对论的首稿。
 
相较于巴塞尔或日内瓦,伯尼尔并没有许多名人轶事,虽作为瑞士首都,但它并不著名。但就在这里,却诞生了两项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创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我们今天广泛应用的万维网。
 
湖光山色——琉森
 
▲琉森在旅游海报中则是一副依山而建,临水而居的娇媚姿态。
 
数个世纪之前,英女王维多利亚曾带数百名随从赴琉森游览。行程结束后,女王在她的日记里写道“这是我最愉快的一天”。
 
▲琉森(luzern)位于瑞士的中心地带,拉丁文意为“光”,即光城。
 
有水的城市才显灵气,瑞士许多著名城市都是逐水而建,且有着相似的格局:一条大河穿城而过,河水注入湖中,于是城市就在河水和湖水的交汇处繁荣起来。琉森就是如此。除了水,琉森的另一大诱惑就是山,巍峨的皮拉图斯山在琉森周边次第绵延开来。在琉森湖的映衬下,水边的琉森更显妩媚动人,有一种独特的情调。
 
与伯尼尔相同,罗伊斯河把琉森分为新老两区,河上共有7座桥联通两岸,其中最知名的一座便是琉森的地标性建筑——卡贝尔廊桥。其建于1333年,全长200米,为欧洲最古老的有顶木桥。桥顶镶绘有120幅古画,每幅画下有一首德文题诗,描述了瑞士联邦和琉森的历史,也记录了当年流行的黑死病。
 
除卡贝尔廊桥外,琉森还有一枚著名的“城市徽章”——狮子纪念碑。1792年法国大革命,起义民众攻打法国杜乐丽宫,为了保护法王路易十六及玛丽皇后,786位瑞士雇佣兵面对十倍于自身的敌人坚守到最后,全军战死。为纪念这些客死异乡的瑞士雇佣兵,丹麦雕刻家特尔巴尔森设计了这座纪念碑。这头长10米、高3米多的雄狮,痛苦地伏倒在地,折断的长矛插在肩头,身旁有一面带有瑞士国徽的盾牌。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称其为“世界上最哀伤最感人的石雕”。
 
奥林匹克之都——洛桑
 
▲这就是位于日内瓦湖北岸的洛桑,海报中最醒目的建筑就是闻名遐迩的洛桑大教堂。
 
要问洛桑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如何,很无奈,也许是洛桑的酒店管理学院名气过大,盖过了其他,得到的答案大多都是酒店管理。但其实,这座位于瑞士法语区,日内瓦湖北岸的城市还有许多其他亮点值得诉说,例如,洛桑的奥林匹克情节。
 
洛桑是包括国际奥委会等诸多著名国际组织的总部所在地,因此也被称为“奥林匹克之都”,而且这个称号也不是自封,1994年,国际奥委会诞辰一百周年,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将“奥林匹克之都”这一称号正式授予洛桑。在如今的洛桑火车站,仍能看见奥运五环下用法语书写的“洛桑,奥林匹克之都”字样。
 
1993年,一座耗资1.18亿瑞士法郎,占地2.3万平方米的奥林匹克博物馆在洛桑落成,这座特殊的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记录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的博物馆,也是全球奥运资料最齐全的收藏地。
 
兴许是地处法语区的缘故,洛桑带着些法国人独有的浪漫优雅,这点从城中建筑可以看出一二。洛桑城中最著名的建筑是建于1150年,1232年完工的洛桑大教堂(La Cathédrale de Lausanne)。
 
教堂大门,是13世纪时以圣经中圣徒为主题的雕像,其的内部构筑华丽非常,许多石柱上都留有当时绘于其上的彩绘,虽然年代久远,颜色斑驳,但精致程度依旧。
 
教堂中的玫瑰窗堪称一绝,窗中图案以不同季节与月份所形成的宇宙意向为主题,经阳光照射后,投射于地面的光影色彩斑斓,如梦似幻。
 
责编:da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