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月27日,一个十分特殊的日子,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戏剧日”世界戏剧日。从1962年开始,每年的3月27日被设为“世界戏剧日”。
1961年3月27日,国际戏剧协会于巴黎创立世界戏剧日,希望今天的我们能够更加关注戏剧艺术
从1962年起,每年的戏剧日都会邀请到世界戏剧圈的艺术家或知名人士撰写一篇“世界戏剧日致辞”,在这专属的一天里,来点燃平素里含蓄爱着戏剧的人们的热情。
而今天,是第57个世界戏剧日。为庆祝国际戏剧协会七十周年,同时强调跨文化和国际戏剧合作,执行委员会选择了分别来自五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地区代表:非洲、美国、阿拉伯等国家,亚太和欧洲。共五位撰稿人,用不同语言寄出赠言。
戏剧要求人在人前真实地出现,与文学和电影相比,戏剧非常适合拯救我们被变成算法这类纯抽象事物。
让我们从戏剧中删除多余的东西。让我们赤裸相见。因为戏剧越简单,就越容易提醒我们唯一不可否认的事情:因为戏剧越简单,它就越能够提醒我们一个真理:我们存在,因为我们存在在当下;我们存在,因为骨骼支撑血脉跳动,而心脏在胸腔里撞击;我们存在在这个地方,这一时刻,仅此而已。
戏剧万岁。最古老的艺术。存在于当下的艺术。最奇妙的艺术。戏剧万岁。
选段来源于2018年世界戏剧日献词(Sabina BERMAN)
对于戏剧,有人醉心于那些掷地有声的台词,有人惊叹于扑面而来的舞台表现力,有人折服于演员与观众之间的气场碰撞。
直至今日,我们仍能通过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体悟人生的喜怒哀乐,重拾掩埋在心底的情怀。
即使从来没去过剧场的人,也一定听过莎翁《哈姆雷特》里那句“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也曾被《牡丹亭》里“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所打动;即使你还未遇上爱情,也会喜欢《恋爱的犀牛》中最炽热的告白:“你是我温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带着阳光气息的衬衫,日复一日的梦想。”
在这个五寸屏幕看世界,
隔空再现越发强大的时代,
为什么还需要囿于时空的舞台?
最简单的理由,
莫过于现场的体验无可替代。
隔着某个载体,
观众的集体情绪消失殆尽,
演绎的微妙差异不复存在,
更不用提它同浸没式戏剧的差距。
更何况,
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年代,
仪式感本身就是种财富。
当你坐在剧场,
屏住呼吸,
想一想千年前,
也许也有人在聆听相同的台词,
一份感动便又被人类的共同基因牵出。
世界戏剧日源于欧洲,
但不要忘了,
我们也有汤显祖、王实甫、关汉卿,
也有《雷雨》、《原野》、《日出》。
戏剧,
让人类意识到参差多态的有趣。
世界戏剧日,
为什么不去买一张票,
将自己拉出生活的平庸与琐碎呢?
责编:da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