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下午,由市文广新局主办,市图书馆、市美术馆承办,孙文文主讲的《中国画赏析漫谈》主题讲座在市图书馆四楼报告厅举行。宜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张国全、众多艺术爱好者参加了讲座。
孙文文,1984年生,山东青岛人。2003至2007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专业,201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花鸟专业,获硕士研究生学位,师从博士生导师闵学林教授。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写意画鸟项目负责人,杭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浙江省花鸟画家协会会员,杭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孙文文老师从“画中有道、画中有情、画中有境、画中有诗、画中有书”五方面对相关国画作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带领大家走进国画的世界。她理论功底深厚,准备充分,内容详实,用生动形象、充满意境的语言让听众在最短的时间里对中国画赏析这方面的理论有了初步的认识,让我们在认识中华文化的瑰宝的同时也深深感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讲座结束后,听众随孙文文老师一起来到宜春市美术馆国画展厅,现场听她对中国画当代名家真迹进行解读,学习,对中国画的构图、技法、写意特点有了更全面真切的了解。
东晋著名绘画大师顾恺之金和南朝的陆探微齐名,二人倾向于用连绵紧凑的线条来刻画对象,画风被誉为”密体“,与张僧繇、吴道子奔放疏落的”疏体“相对,此人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洛神赋图》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典型的人物画代表作。这幅画描绘的是曹植在返回帝都的途中第一次见到洛神时被她“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美貌所吸引的景象,图画很好地复刻了原作当中对洛神微妙的情景和神态的描写。这整个图画是分初逢、相见、别离三个阶段来描绘的,表现的是洛神和曹植彼此一见钟情却无奈人神不能相爱的惆怅之情。对凄婉爱情的描述是魏晋文学的主旋律,因此这部作品也可以算作是遁随时代潮流的主旋律作品。从技术方面来看,这幅作品在刻画人物的脸庞、头皮、衣服褶纹方面采用了一种”铁线描“的勾线方法,这种勾线方法是中国传统的十八中工笔线描技法之一。
《游春图》是中国早期山水画的一个代表作。它的作者展子虔是隋朝的山水画家。作者历经了战乱纷飞的短命王朝北齐和北周,在绘画技巧上也明显看出具有新旧杂糅的过渡的特点。《游春图》是青绿山水画早期画法的集成之作,而作者展子虔也因为这幅画被誉为”唐画始祖“。这幅画作中的人物形态展示了孔子式的悠游和老子庄子式的逍遥游,描绘出了作者心中最理想的春景。常言道:“画中有道”,从这幅画当中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此画具有儒家和道家的感觉。从技法上看,《游春图》是以一个平视、俯视的角度来处理山势的高低、远近的。树木的描绘上有一种虚实相间、具有层次感的表现方法,而水纹和云纹的处理上有前期壁画的痕迹。在新的运用上,有提按顿挫之感。
责编:da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