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心源·当代山水画系列展”隆重开幕
2018-03-08当代岭南
“造化心源·当代山水画系列展”隆重开幕
2018年3月8日上午,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国国家画院共同指导,中国画学会、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共同主办,岭南画派纪念馆、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广州鲁逸文化、当代岭南公共教育共同协办,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承办的“造化心源·当代山水画系列展”于2018年3月8日上午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隆重开幕。
此次系列展推出七大专题展览,分别为“坐望云起·全国山水画名家学术邀请展”“天地栖境·方向水墨作品展”“时代华章·新中国山水画探索新体系——广东山水画发展历程文献展”“行旅问道·方楚雄山水写生作品展”“游心方外·艺术家眼中的山水”“院风新锐·当代青年山水画提名展”“润泽岭南·当代岭南山水画邀请展”。展览同时举办了以“当代山水画的林泉境界与山水观照”为话题的中国山水画学术研讨会,共同探讨当代中国山水画的价值建构及未来走向。
艺术家及嘉宾合影留念
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先生
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陈潮光先生
中国美协理事、广东省美协主席、广州美术学院院长、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李劲堃先生
来自北京的艺术家和嘉宾有:
中国美协理事、中国国家画院创研部主任:何加林先生
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研究员、福建省美协副主席:林容生先生
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重彩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副院长:许俊先生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郑工先生
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艺术信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报》执行总编辑:王平先生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朱万章先生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洋先生
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研究员:方向先生
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培训部主任、中国画创作研究院执行院长:袁学君先生
来自各省的艺术家和嘉宾有:
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张志民先生
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山西省美协主席:王学辉先生
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山东省美协副主席:王居明先生
西安市美协副主席、陕西国画院山水画院副院长、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王保安先生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西泠书画院副院长、杭州市美协副主席:张谷旻先生
中国画研究学者、北京画院客座研究员:舒士俊先生
来自广东省的艺术家和嘉宾有:
中国美协顾问、著名人物画大家:林墉先生
广东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广东省文联原主席:刘斯奋先生
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著名花鸟大家:陈永锵先生
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著名花鸟大家:方楚雄先生
中国美协理事、广东省美协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王永先生
中国美协理事、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兼中国画艺委会主任、广东省中国画学会执行会长、广州画院院长:方土先生
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林蓝女士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大学城美术馆馆长:左正尧先生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李伟铭先生、王大鹏先生
广东画院创作室主任、广东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李东伟先生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教务处处长、广东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蔡拥华先生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学报》常务副主编、广东省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李若晴先生
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李绪洪先生
中国画学会理事、广东省美协原副主席:肖映川先生
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广州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庄小尖先生
暨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方楚乔先生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美术教育学院综合艺术工作室主任:马文西先生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书记:陈舒舒先生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许敦平先生
展览总策划、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保利艺术顾问:许晓生先生
本次系列展共邀请了陈金章、梁世雄、方楚雄、许钦松、范扬、张志民、王学辉、李劲堃、林容生、陈平、许俊、何加林、卢禹舜等76位艺术家参展。
出席展览的艺术家有:
许钦松、肖映川、庄小尖、方楚乔、马文西、李伟铭、谢曙光、张志民、王学辉、叶其嘉、李劲堃、林容生、黎柱成、莫肇生、许俊、王永、何加林、张谷旻、郑鹤芝、李东伟、羊草、黄唯理、何俊华、方土、陈映欣、王保安、刘思东、林顺文、李启色、方向、袁学君、李绪洪、蔡拥华、陈钠、陈迹、张东、宋陆京、罗兵、金仁贵、陈俊宇、姚涯屏、杨峻、李若晴、赖铁骢、陈水兴、关坚、王斌、莫菲、孙文科、贺海锋、张仓健、邱佳铭、周文学、付振宝、何微、沈晨阳、马长诚。
本次展览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大专业艺术机构的优秀艺术家,希冀从更为广阔的文化视角来重新关注中国山水画的“师造化”命题,以不同的展览主题来梳理和诠释当代山水画的历史文脉及承传发展。
坐望云起·全国山水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坐望云起·全国山水画名家学术邀请展”邀请了当今南北山水画坛最具有影响力的二十位艺术家,基本代表了当代山水画创作研究的学术水准与整体面貌。展呈作品分为“创写家山”(创作)与“游心太玄”(写生)两大板块,无论是源出己意的山水创作还是目识心记的山水写生,艺术家通过对山水、重云的描绘,在山水与尘世的观照中,实现精神的超越与升华。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天地栖境·方向水墨作品展
“天地栖境·方向水墨作品展”分为三个单元,天下遊观、故土行旅和时光心迹,三个单元分别指向了方向艺术世界的三个时空、三重境界。其中天下遊观为创作版块,我们可以看到方向以闳阔视角观看世界的方式,犹如以水墨语言、山水视角游观世界的水墨游记;故土行旅为写生版块,他将对于各地山水风物的感触,聚焦为对山川故园的田野调查与人类学式的近距离观照,同时又朴素直接地指向山水景致本身,自觉回避了绕路说禅式的观念植入;时光心迹为早期作品板块,这种在地的凝望与沉思,随着他早年笔下的故乡田园与岭南庭院,渐渐延伸回溯到遥远的都邑乡村。展览希冀通过方向对山水画的现代探研,到达彼岸的栖境,重返内心的本真。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时代华章·新中国山水画探索新体系
——广东山水画发展历程文献展
“时代华章·新中国山水画探索新体系——广东山水画发展历程文献展”以文献展览的形式向观众推介新中国时期关山月、黎雄才两位艺术大师主导下的广东山水画的创作格局。他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几十年所走过的道路、所留下的足迹,包括他们的作品以及这些作品产生背后的文化机制,是我们重新检视20世纪山水画的业绩时不容忽视的命题。这次展览将以“建设新中国”“美术新经典”“教学新体系”“口述历史”“广东山水画大事记(1949-1978)”五个部分来钩沉历史,更为系统、深入地梳理和呈现当代岭南山水画的历史文脉。
“行旅问道·方楚雄山水写生作品展”以方楚雄近年来于国内及域外各地所写生的山水画为主线和切入点,进行有序梳理和综合展示,希冀通过山水画这一维度去进一步理解方楚雄的审美理念和艺术追求,窥探其笔下花鸟世界以外的山水之境,让各界从更为广阔的视角来品析当代山水画的创作情态,让观者对我们所处的大千世界展开更为丰富的解读。
“游心方外·艺术家眼中的山水”关注于艺术家眼中的山水世界及其山水画的绘画母题,试图透过“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关怀与现实关怀”的话语链条,来诠释在急剧变化的视觉文化环境中,艺术家的内心关切及其诗意化的人文情怀,而所欲理解的是在当代文化机制下,艺术与生活、心性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
“润泽岭南·当代岭南山水画邀请展”邀请了当代岭南画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参展。他们的山水画呈现出了对传统、对现代主义新传统及对当代生活和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和诠释,贯注着岭南文化的现代精神。本展览的意义,即希冀在历史的上下求索中,加深当代人对中国艺术传统的再认识和关注的热情。
“院风新锐·当代青年山水画提名展”以“学院”与“山水画”作为展览的两个重要参考系数。这些青年艺术家在运用传统水墨媒材的基础上,把握当代文化动态,把自身的视觉理念、审美诉求、思想情感诠释在他们的写生作品中,以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开拓出新的视觉图景,构筑属于自己的笔墨意境。正因这些新生代艺术家们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与探索,当代中国画的局面才能变得更加多元、繁荣与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