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郑大圣出生于电影世家,外祖父是戏剧家黄佐临,外婆是舞台银幕双栖明星丹尼,母亲是第四代导演黄蜀芹,父亲郑长符是美工师。他在上海出生,因为属猴,所以叫大圣。小时候父母被隔离审查于干校,是在天津四合院里祖父母家中长大。
1986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电影导演班,1990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后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做了一年场记。
1991年,进入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电影制作系接着上学,期间获91/92年度、92/93年度优秀作品全额奖学金。1993年,以电影短片参加“红星照耀中国”综合艺术展。
1995年,获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硕士学位。在那里他拍了《行者》系列短片。
大圣一路走来。。。
1995年,担任多媒体光盘《中国古代美术》的总编导。1996年,执导首部电视剧,是上海新文华影视公司出品的20集电视连续剧《女子公寓》。
1998年,为CHANNEL V执导花儿乐队第一张专辑《幸福的旁边》中歌曲《向我开炮》的音乐电视。同年担任多媒体光盘《中国戏剧大师黄佐临》的总编导。
2000年,开始拍了自己导演生涯中的第一部电影——电视电影《阿桃》,此片得了第八届上海国际电视节评委会特别奖,以及首届优秀电视电影百合奖一等奖。同年执导讲述"初唐四杰"之首王勃人生经历的电视电影《王勃之死》,并获得第20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电视电影奖。
2001年,执导的电视电影《古玩》获第2届优秀电视电影百合奖一等奖,并提名第21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电视电影,郑大圣也因此获得第9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电视电影导演奖。同年执导了“中华传统道德教典”四集电视剧《了凡四训》。
2002年,因拍摄的电视剧《女子公寓》获得第二届中国电视艺术“双十佳”十佳导演。
2004年,凭借着纪录片《一个农民的导演生涯》获得奥地利第32届易本希国际电影节银奖,并入围瑞士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跨越真相单元。
2005年,执导的数字电影《流年》入围法国汉斯国际电影节。
2006年,执导的福建芳华越剧团的越剧《唐琬》,该剧获得“越剧百年”戏剧节金奖。
2008年导演献礼国庆六十周年的京剧电影《廉吏于成龙》,该片根据王永泰长篇小说《清官于成龙》部分章节改编,影片获得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戏曲片奖、第1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
2010年,郑大圣执导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主题电影《和谐中国》登陆中国馆。
2012年8月18日,执导的历史爱情电影《危城之恋》上映,影片入围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2013年,拍摄的喜剧电影《天津闲人》获得第13届电影频道电影百合奖优秀影片一等奖,第2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低成本电影奖、最佳低成本电影导演奖。同年担任第四届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金鹏奖评委。
2015年,执导谍战剧《代号》,该剧由乔任梁、祖峰、张恒、吕星辰领衔主演。
2017年8月,郑大圣凭借执导的现代剧情电影《村戏》提名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
新片《村戏》和郑大圣之前的作品一样,是一部游离于主流电影圈外的影片,讲述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初发生在中国北方偏远乡村“分地”中的一段往事。《村戏》中没有职业演员,用的是河北方言,而且还是黑白片。“理论上能进商业院线,其实跟商业放映没什么关系。”谈起《村戏》的商业前景,郑大圣很坦然。
《村戏》的故事源于改编自《贾大山小说作品集》的前半部“梦庄生态”部分,选集中都是一些非常精彩的短篇小说,用生动、深刻的白描笔法,写了一个系列的梦庄的乡村故事。大圣导演和编剧一起做了较为自由延伸式的改编,以《村戏》、《花生》和《老路》三篇为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