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方
福州市民间艺术馆
协办单位
中国寿山石馆
福州市雕刻总厂
福州市寿山石行业协会
贵安国石博物馆
时间
3月8日10:30开幕式
展期
2018年3月8日~3月12日
地址
福州市鼓楼区乌山支路12号西营里
福州市民间艺术馆
惟巧夺天工之技法配以精美绝伦之寿山石,方堪国石瑰宝!
于今凡提及寿山石钮雕艺术无不首推郭功森父子。郭功森的寿山石雕刻技法全面、题材多样、底蕴深厚,作品上承文脉,得山水清气,集天地大观,其雕刻技法和艺术风格,不仅在现当代艺坛树立了一面旗帜,而且对寿山石雕的传承和创新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郭功森(1921-2004)福建福州东门后屿乡人,师从林友竹、林清卿、郑仁蛟,后赴中央美术学院深造,擅长古兽、人物、山水圆雕,薄意等。东门派传人,乃当代寿山石雕刻一代宗师。中国寿山石界第一位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郭功森十五岁学艺,先后拜师林清卿、郑仁蛟、林友竹等名家,其雕刻技艺融合多家流派传承,他的作品既有东门的华丽雄健、刀法灵利,亦有西门一派的典雅古朴、意韵传神。同时郭老的雕刻艺术风格又于传统审美中融入现代美学审美理念,令传统艺术的整体气韵中又蕴藏了一缕当代艺术之活力,由此郭老成为了寿山石雕一代开风气之先的人物。
郭功森作为一名杰出的寿山石雕艺术家,可谓德艺双馨。其作品不仅常作为展示寿山石雕顶尖技艺而被收藏、刊载、展出的代表,形成传播中国民间工艺、寿山石文化,弘扬中华文明的一种载体,越来越显示出其久远的价值。
前排左起:郭祥雄、郭功森夫人、郭功森、洪天銘
后排左起:洪鵠、郭祥麒、郭祥麟、郭祥魁、郭祥忍、游庄娟
郭老毕生不断追求石雕艺术创作的同时,对于其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也用心良多。如中国许多传统艺术一样,“言传身教”成了郭功森寿山石雕的主要传承和传播方式。不仅他的五个儿子郭祥麟、郭祥麒、郭祥魁、郭祥雄、郭祥忍从小受到了父亲的熏陶,艺接家风,在寿山石雕刻艺术上也各有建树。甚至连他的女婿、外甥等都承其艺脉,多与寿山石结下了缘分。尤其是郭祥忍、郭祥雄与父亲郭功森,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引领一时,被称为“郭家工”。
本次参展作品:郭功森作高山石九鲤连环卣
高58cm(卣身38cm,加链58cm)/宽28cm/厚17cm
郭氏古兽仿若天生自带一种尊贵的“王气”,在造型的雄浑庄严、细节的尽善尽美中追求极致。虽只是小小的钮台,流露出的却绝不止于掌上玩物的精美,反而更具有吞吐八荒的气韵。“郭家工”这种浑然自成、一望可知的气质于寿山石雕艺术作品中可谓独树一帜。
本次参展作品:郭功森作杜陵罗汉洗象
在“郭家工”代表人物郭功森、郭祥雄、郭祥忍父子三人中,统一的雄浑壮美格局中又分别有着不同的个性标签,郭功森的生动,郭祥雄的典雅,郭祥忍的庄严,三者风格有如君子般和而不同。家风之传承,家学之造诣,令郭氏一门三杰在众多寿山石雕刻艺术家中,不亚蜀郡三苏。
郭祥忍,1960年生,福建福州市人,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奖。现为中国寿山石雕刻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现任福建省民间艺术家联谊会理事。
郭祥忍,自幼随父研习寿山石雕艺术,深受父亲影响,承古法而又博采众长,在继承传统技法基础上并不断创新,擅长寿山石印钮雕刻。其作品造型超逸古朴,尤善于利用石头巧色,须爪鳞甲、鬃毛发齿细致入微。所做兽钮筋力强劲,于沉静中蕴含着蓄势待发的力量,凸显出一股“吞吐八荒,胸藏四海”的正大气象。
本次参展作品:郭祥忍作荔枝石王者之尊
本次参展作品:郭祥忍作三色荔枝石
11×5.7×4.3cm
本次参展作品:郭祥忍作纹洋石龙凤十全套章
规格:尺寸不一
郭祥雄(1956~1997年),福建福州人。幼随父学习寿山石雕,专攻钮雕。曾悉心研究古代石刻、瓦当及彝器图案,又得其父真传,其作品立意深邃,古风盎然。作品《寿山石千章》、《飞兽匜》和《麒麟瓶》参展并多次获奖。
本次参展作品:郭祥雄作高山石麒麟负经钮章
3月8日~12日福州市民间艺术馆
敬请各位莅临雅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