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金陵古琴雅乐争春,首届古琴艺术金陵音乐周启幕

文章来源:固安信息港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2-28 21:53:16

 昨天(2018年2月27日),999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金陵古琴名家音乐会
 
在南京市文化馆520音乐厅举行。
 
12位南京古琴名家
 
演奏了各自的拿手曲目。
 
此次音乐会的成功举办,也拉开了
 
首届古琴艺术金陵音乐周的序幕。
 
1.jpg
 
李家安
 
《鸥鹭忘机》
 
2-2.jpg
 
葛勇
 
《春江花月夜》
 
3.jpg
 
李学翠
 
《流水》
 
4.jpg
 
吕建福
 
《石上流泉》
 
5.jpg
 
梅士军
 
《梅花三弄》
 
6-1.jpg
 
郭平
 
《文王操》
 
7.jpg
 
刘甦
 
《风入松》
 
8.jpg
 
王震
 
《西域行》
 
undefined
 
谢坤芳
 
《秋水》
 
undefined
 
郭思淼
 
《广陵散》
 
11.jpg
 
刘善教
 
《平沙落雁》
 
12.jpg
 
桂世民
 
《普庵咒》
 
琴家们的倾情演奏,
 
带领观众与古琴的灵魂
 
进行了一番跨越时空的深层交流,
 
在观众们的心中,
 
留下了一份与古琴的悠悠情愫。
 
古琴,中国最早的弹拨乐器,位于中国传统文化“琴棋书画”之首。在上古就是进入“礼乐”制度的上层建筑,非同一般的娱乐。素有“士无故不撤琴瑟”之说。
 
在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汇集了无数先贤大哲的智慧。不仅文献多、理论深、艺术美,更因其包含了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和不朽的期盼,而代表了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一种高度。
 
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历史上重要的琴人层出不穷,留下了大量的史迹与曲谱文献,并在明末清初形成了“金陵琴派”的鲜明风格特色。直到当今,金陵琴人始终活跃在琴界,相关著述、创作、演奏都有全国性的影响。
 
本次活动由南京市文广新局、南京市秦淮区政府主办,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京市秦淮区文化局、南京市秦淮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这一次“群英会”式的“雅集”,体现了金陵古琴古老而深邃的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
 
名家访谈
 
李家安.jpg
 
李家安:
 
金陵琴派在古代就是“创新派”
 
李家安不仅是古琴名家,还是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南京教育家协会民族音乐专家,是不少年轻琴家经常提及的“恩师”。看到后辈成长迅速,在传承中有自己的探索和创新,他感到十分欣慰。他说,金陵琴派在古代就是创新派,是在民族的迁徙和融合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逐渐形成了节奏平稳、中正平和、意境高古的风格,带有浓厚的文人风骨和书卷气。当代的传承与创新,要在挖掘传统的基础上,根据金陵派的特色来创新,同时可以借鉴其他派别的优点,兼收并蓄。
 
桂世民.jpg
 
桂世民:
 
传承人要在文化底蕴上多下功夫
 
作为古琴大师,光从琴技上来讲,桂世民的琴技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了,但是只有高超的琴技是远远不够的。桂世民解释说,由于和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现代人的视角可能深入不到那么久远的年代,所以传承人要在历史、文化、文学、诗词歌赋中多下工夫,才能更接近古人的创作精神。“如果只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未必能弹出好的曲子;反之,只有娴熟的琴技,却缺乏文化底蕴,也表达不出曲目的意境内涵。”
 
视频欣赏
 
传承·名门之后
 
视频内容:
 
1、梅士军演奏《梅花三弄》
 
2、刘甦演奏《风入松》
 
梅士军,广陵琴派第十一代宗师梅曰强先生嫡长子,自幼秉承庭调,数十年来潜心研修音律、画理,得梅氏家传琴曲数十操。他在音乐会上演奏的《梅花三弄》,传为晋代桓伊所作笛曲,后经唐代颜师古改编为琴曲。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的历史典故是东晋大将桓伊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调》之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应召赴东晋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码头。恰巧桓伊在岸上过,王徽之并不相识他。这时船上一位客人道,“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对桓伊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伊此时已是高官贵胄,但他也久闻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车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吹奏完毕,桓伊立即上车走了。宾主双方没有交谈一句话。晋人之旷达不拘礼节、磊落不着形迹,由此事可见一斑。
 
刘甦,其父刘正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金陵琴派”传承人。刘甦自幼师从古琴名宿——刘正春大师、邓文权大师习琴,并参与古琴谱整理及打谱工作,至今已逾40载。他在音乐会上演奏了《风入松》。
 
《风入松》
 
传为晋代嵇康所作。“遨游岩壑之下,徘徊溪水之间,听松风之幽籁,观波流之潆洄”,表现的是高洁之士清高洒落的襟怀。这个演奏本由王生香先生传谱,刘正春先生整理。是金陵琴派的代表作之一。
 
创新·后起之秀
 
视频内容:
 
1、葛勇演奏《春江花月夜》
 
2、王震、陈欣悦演奏《西域行》
 
葛勇,中国首位古琴佛咒梵唱者,古琴版《红楼梦》组曲移植演奏者。先后师承琴家李家安、龚一、刘正春,又先后得到梅曰强、马杰、朱晞、赵家珍、杨青等前辈琴家提点。音乐会上演奏的《春江花月夜》,是他根据同名民乐交响乐改编移植的古琴曲。
 
《春江花月夜》
 
唐诗《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此曲改编自古曲《春江花月夜》,是青春、思念、沉思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深沉与阔大的境象。
 
王震,先后师从马杰、龚一,也得到过梅曰强、成公亮的指点。在长期的古琴演奏实践中,细腻研磨古琴技艺,同时将诗词歌赋、太极、书画等传统文化艺术融入其中。逐渐形成了其中正平和,儒雅潇洒的琴风。传统曲目与现代曲目并举,气韵贯通,文人风骨流淌于琴声之中。音乐会上,他与南艺音乐学院古筝专业大四学生陈欣悦共同演奏了“琴筝合奏”的《西域行》。
 
《西域行》
 
为古琴新制曲,于东波、王震作曲。描绘渺无人烟的茫茫戈壁,一支驼队为了生计背井离乡,奔走于丝绸之路上,虽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但仍满怀乐观,憧憬未来美好的生活。
 
父子同台
 
视频内容:
 
1、郭平演奏《文王操》
 
2、郭思淼演奏《广陵散》(部分)
 
本次音乐会特邀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郭平担任主持。郭平1992年从刘善教先生习琴,1993年始从成公亮先生习琴,并得到王迪、林友仁先生的悉心指教。出版有《古琴丛谈》、《魏晋风度与音乐》、《净化灵魂的旋律》等著作。他不仅在音乐会进行过半时,由主持人变身演奏者,自己弹奏了一曲《文王操》,还首次与其子郭思淼先后同台表演。
 
《文王操》
 
此曲传为周文王所作,出自明代《西麓堂琴统》,成公亮先生打谱。表现了周文王思得贤士共理天下的雄阔心怀。音韵气格非同凡响。
 
郭思淼,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幼承庭调,少年习琴。2015年入天津音乐学院从李凤云教授习琴。于管派研究颇有心得。
 
《广陵散》
 
管平湖先生打谱。此曲自古被称为“琴曲之大者”。故事所本为聂政为报父仇舍生取义之事,表现的是中华文化中一种不平则鸣、勇于抗争的精神。不仅精神慷慨悲壮,艺术上也达到了中国古琴文化的最高境界。
 
分割线
 
本次音乐会还特别邀请到梅庵琴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善教。刘善教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乐器学会民族器乐学会古琴学术委员会副会长,全国民族乐器演奏艺术水平考级委员会古琴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琴比赛评委。他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教育系学生王雨明为大家共同带来一首经典名曲——琴箫合奏《平沙落雁》。
 
是不是还没欣赏够?
 
为打造金陵传统文化名片,
 
让更多人了解、分享金陵古琴艺术,
 
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
 
经各方面积极努力,
 
首届古琴艺术金陵音乐周已正式启幕。
 
感兴趣的可以约起来啦!
 
首届古琴艺术金陵音乐周
 
活动安排表
 
1、金陵古琴名家音乐会
 
时间:2月27日(周二,正月十二)
 
地点:南京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
 
2、王震师生古琴雅集
 
时间:2月28日(周三)
 
地点:秦淮区文化馆报告厅
 
3、葛勇师生古琴音乐会
 
时间:3月1日(周四)
 
地点:秦淮区图书馆报告厅
 
4、刘甦、谢坤芳古琴音乐会
 
时间:3月2日(周五,正月十五)
 
地点:秦淮区图书馆报告厅
 
5、金陵琴社打谱交流会
 
时间:3月3日(周六)
 
地点:秦淮区图书馆报告厅
 
6、(桂世民)金陵古琴馆师生音乐会
 
时间:3月4日(周日)
 
地点:秦淮区图书馆报告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