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悟道(局部)
“这么长的画卷,怎么画出来的啊!”在一幅长达25米,高2.5米的《武陵雄魂》前,人们不由地感叹到。2019年1月11日起,山水悟道–张兴国中国画展在湖南省国画馆和纸本艺术馆同时展出,集中展出张兴国十余年来的100多幅山水画作品。本次展览由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常德市文联、常德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桃源县文联、桃源县文体广新局主办。
三清大观图
绵延的山体、缭绕的云烟、层层推进的树木、有条不紊的堆叠写满了天地的苍茫壮阔,透露出时空的渺茫,每一幅画作挥洒有度,淋漓酣畅,憾人心魄,借笔墨与自然对话,诚恳地表达、从容地创作,静穆苍劲的画风浸润着一种深沉的生命情怀。正如画家本人所说“几时归去,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流露出寄情于山水,淡迫于名利,不同于流俗的隐逸情怀。
张家界图卷
开展当天,省政协原副主席、省文联主席欧阳斌,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山水画系主任、博导丘挺等出席开幕式,从全国各地赶来的艺术家、学者、文艺爱好者等300余人参观了展览。县文体广新局也组织干部职工参观了画展,党组书记郭国球对张兴国精湛高超的艺术造诣给予很高评价,并感谢他为桃源文化事业发展所作的贡献,给人民群众带来的精神大餐和艺术享受。
张兴国
桃源县一中老师
2002-2004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作品先后五次入选全国性美术作品展,其中《山水悟道》获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湖南省金奖、全国提名奖,并入选国际巡展,后被天津美术馆收藏。作品《山外山》获湖南省现实题材创作工程优秀作品奖。近20年来,张兴国边从事美术教学,边研习中国画。他出入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在画里修行悟道,本次展览亦以《山水悟道》命名。
“兴国作画能够从心灵层面、精神层面体验古人的心理与精神状态,能将传统与造化互证相渗,转化到创作中来”他的导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丘挺如此评价。郭国球在与张兴国交谈后,得知艺术家在创作背后的种种艰辛。他表示今后文体广新局要对书画艺术工作者倾注更多的支持与关心。一是立足桃源书画品牌。根据桃源书画艺术成就与特色,提供高品位的文化服务,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将书画艺术推向市场,使书画艺术更具生命力与影响力;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对桃源的书画事业与书画工作者开展广泛的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书画事业、关爱书画工作者的良好氛围;三是给予资助扶持。对书画工作者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收藏购买部分名作,充实文化馆馆藏内容。
中国画的山水画最能体现人文品格,自古以来最优秀的文人无一不是寄情山水,山水就是中国文人精神的流放地。
桃源风景秀丽,名胜古迹遍布全县,有着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自东晋陶渊明作《桃花源记》来,文人墨客纷纷来寻幽探奇,留下许多不朽画作。有南宋陈居中《桃花源图卷》,明代有仇英的《桃花源图卷》《桃源仙境图》、文征明《桃源问津图》、陆治《桃花源图》、钱毂《桃花源图卷》、周臣《桃花源图》,清代有石涛的《桃源图卷》、黄慎《桃花源图》,王翬《桃花渔艇图》、袁耀《桃源图卷》等。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山水浸润,源远流长的人文传承,桃源近年来先后成功创建“湖南书画之乡”“中国新钢笔画之乡”。画坛更是人才辈出,有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文化学会山水艺术委员会主席李晓宏;中国沙画创始人、沙画大师苏大宝;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桃源县美术家协会主席李安军;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齐白石艺术奖得主刘汉军;隐居北京宋居美术馆的个性派画家李奇安;桃源县新钢笔画家协会主席吴慈安,还有知名画家赵庸进、吴齐之、罗方良、杨仁春、张玲、熊小亚等。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