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拾柴篇 无疾而终也能走 姜维群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7-27 23:36:22
日前,著名版画家吴燃先生以93岁高龄溘然离世。其去世前并未送医更未抢救,是老先生在生活基本正常的情况下,午睡没有醒来,永远离去远行了。
 
现在新闻界都有习惯套语,如此前报道的一位106岁的老红军“因病逝世”,也是同样的说法。为什么无论怎样的高龄,去世了必须加上定语“因病”,能不能根据具体情况说无疾而终呢?
 
曾有医学界的人探讨过,他们断言,人不可能存在无疾而终,只要生命结束,必然“因病”。要说也是,没病怎会死人?就像天上无云不会下雨一样。
 
医学语言永远是斩钉截铁的,没办法。无疾而终享寿考,这是古代认为的大福报,按照医学的说法,人必须先有病,然后才会死,永远没有无疾而终的人,也就是说,人间没有这种福报。
 
从思辨的角度说,天有云才会下雨,人有病方会死亡。但是人是有生命有思想并且是有情感的,首先死亡于人既恐惧又忌讳,所以在这个人人避免不了的事情上添加了诸多避讳的词语。像死不说死,什么去了、走了、没了,等等,恰似这个带有平静安详色彩的“无疾而终”。
 
不讨论医学界无疾而终的定义,只说说这个死亡表象。譬如中年人猝死和高龄人在睡眠中而逝是截然不同的俩概念,前者是因病来不及抢救,后者是即使抢救多也无力回天。
 
民间有“老死”一说,对于高龄之人的去世不会说什么什么病死的,而是说“老死的”。这体现了一种尊敬和实事求是。
 
汉语对各年龄段的老都有专用名词,如六十称花甲,七十称古稀,八十称耄耋,九十称鲐背,百岁叫期颐。先放下什么尊词敬语,可以下这样的定论,有许多高龄老人不是病死的,是老死的。
 
老化与保质期,对于物品而言不是质量问题,是物体本身的时间年限问题;人老到一定的年限,是岁龄长出现的问题,准确说非病态而是老态。如七老八十老态龙钟鹤发鸡皮不是病,身孱体弱步履蹒跚也不是病,应归之为老。
 
我们现在把医院看得太万能了,只要看到生命进入危险状态就想到抢救,不管是老是小,不管能救不能救。所以一些讣告“因病”后面常常再加上“抢救无效”四字状语。
 
“因病去世”是习惯用语的不假思索,病重抢救当然也是常规的人道主义程式化,似已成为一种人濒死前操作定式。如此,把一切去世冠之以“因病抢救无效”成为理所当然。
 
禅家有“坐化”一词,是坐在那入定去世;无疾而终被视为德行福报的高境界。古有五福说,都包括什么?《尚书洪范》有:“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最后一福就是得善终,能无疾而终。
 
现代人很难理解把平平静静的死视为人生的五大福报之一。这种既不给别人找麻烦,自己又无痛苦地逝去,不是大福报是什么?
 
所以,对于高寿老人的平静故去,不必都用“因病去世”,因为无疾而终这是给予生命的一种高级礼遇,不是想得到就能得到的。
 
http://www.dashoubi.org/gongyi/zonghe/gyzx/2020-07-27/139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