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年1月2日 - 3月15日
周一至周六 ,9:30 - 12:00,13:30 - 17:30
周日休息,节假日另行通知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北花园金家村中街6号吉里国际艺术区东区势象空间E1/E2/E3
主办:势象空间
策展人:李大钧 冯宇
执行策展:刘翔 张玉
媒体宣传:黎毅廷 张雨婷
“向新而行——中国现代新绘画作品展”于2019年1月2日在势象空间开幕。展览集中呈现了张光宇、吴大羽、张正宇、沙耆、祝大年、张仃、宗其香、古元、吴冠中、李斛、罗尔纯以及妥木斯、陈钧德、赵大钧等14位著名艺术家的精品力作60余幅。
▲ 策展人李大钧介绍展品
▲ 势象空间设计总监、执行策展人 刘翔
本次展览命名“向新而行——中国现代新绘画作品展”,即是以势象空间所收藏的艺术品为基础,对中国现代新绘画再做一次个案性的回顾。此次参展的艺术家阵容强大,经历也各不相同,有扎根本土,将民族性绘画发扬光大,如张光宇、张正宇、张仃、宗其香、古元、李斛、罗尔纯以及妥木斯、陈钧德、赵大钧;也有留学归来,为中国艺术注入新鲜血液,如吴大羽、沙耆、祝大年、吴冠中。此次参展大师林立,画种多元:国画、油画、版画、水彩、漫画、白描等各展风采,各自精彩;题材多元:风景、静物、人物、动物等跃然画面,勃勃生机;表达方式也多元:写实、写意、表现、抽象,各有千秋,各成体系;作品年代跨度大:有创作于1920年,也有创作于2018年,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美术集中呈现,传承有序,脉络清晰,风格迥异,精彩纷呈,如此共陈一厅,共奏2019春的序曲。
▲ 古元,黄河颂,纸本彩墨,56×100cm,1970年
▲ 罗尔纯,九月,布面油画,163×154cm,1996年
此次展览“三张二吴”——张光宇、张正宇、张仃和吴大羽、吴冠中。“三张”都没有留洋经历,在中国的艺术大舞台将传统文化发扬创新。他们分别在大江南北把国画、书法、漫画、工艺美术等等融汇到一起,创造出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张光宇、张正宇为同胞兄弟,互有影响和合作。此次展出他们水彩、水墨和白描,仅从绘画一个侧面呈现他们大家风采。“二吴”为江苏宜兴同乡,又为师生,先后都留学于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归国后,一个返沪,一个来京,在不同的环境中谱写着各自辉煌的乐章。如今他们都得到学术和市场的高度认可。展览呈现了吴大羽两幅油画及六幅纸本蜡彩,吴冠中则是创作于1978年的布面油彩,以及1980年、2000年的纸本彩墨,精品力作,阵容强大。
此次展览也集合了徐悲鸿嫡系弟子—沙耆、宗其香和李斛。沙耆是中国近现代一位传奇式的艺术家。1936年由徐悲鸿推荐,前往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深造,对传统欧洲绘画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学习。1946年回国后,由于身体原因,未能应徐悲鸿之聘任教北平国立艺专。也是因为身体疾患,使他保持了独立的艺术立场,以及远离政治运动,他在自己宁静而自由的世界里,潜心作画,自我生活。此次展出的沙耆作品中,《春郊十七骏马图》是其作品中少有的大尺幅,十七匹骏马在自己的王国里自由自在,悠哉乐哉,谁说画面中心那匹高大帅气的枣红骏马不是作者自己的写照呢?宗其香和李斛先后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艺术系,先后又应徐悲鸿之邀任教于北平国立艺专乃至以后的中央美术学院。他们一生作画,一世育人,创作丰硕,桃李满园。宗其香善水彩、水墨,徐悲鸿鼓励其将水墨夜景推陈出新。晚年多居住南方,创作出一批广西、云南风情的作品。展览展出的即是云南特色风情和夜景山水。李斛是一位在中国画技法上有着开创性成就的艺术家,他坚持用中国画的笔墨进行西洋画的写生,在素描和人物画方面造诣极深,也创作了大量别开生面的夜景山水画。展览展出他两幅人物画和草原宝山夜景,从中可窥一斑。
此次展览还展出中央美术学院代表性艺术家—祝大年、古元、罗尔纯和妥木斯。祝大年,中国现代工笔重彩、壁画和现代陶艺的开拓者。1934年赴日,专攻陶瓷美术,为以后建国瓷的制作奠定坚实基础。1960年以后,他致力于大型壁画和工笔重彩的创作。此次展出作品有人物、风景和静物,全面呈现他的绘画艺术成就。古元曾任中央美术学院第四任院长,也是版画、水彩大家,他在1970年响应周总理号召,为人民大会堂接待厅创作风景画,以改大会堂单一压抑的陈设。展出的两幅《黄河颂》,一幅为备用稿,一幅为定稿,古元少有如此大幅作品,实属难得。罗尔纯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作品色彩浓烈,风格独特。展览作品《九月》,描绘的是他最钟爱的湖南乡土人情,这是他最具代表性作品,参加过诸多展览。该件作品也是罗尔纯作品中之大幅,难得可贵。 蒙古艺术家妥木斯,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返回家乡。妥木斯一生描绘蒙古风情,一人一马,一草一木,画不完蒙古情,写不尽草原爱。展览中,妥木斯带我们走进蒙古,聆听草原放歌,领略大北方的辽阔与豪迈。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二钧”同台——陈钧德和赵大钧。陈钧德学习于上戏,任教于上戏,其抒情风景是中国画坛上最纯粹的艺术,是最清新的风。展览中陈钧德三幅作品分别作于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以后,是其整体面貌的一个缩影。赵大钧学习于鲁美,任教于鲁美,他是鲁美甚至整个东北现代艺术的标志性艺术家。北方的重工业城市影响了他,也深深地渗入到他的作品里。他把直线和三角形态的视觉形象有机结合成富有立体主义形态的构图,既有文化的本土性,也有审美的世界性。此次赵大钧作品在一层、二层展厅都有陈设,我们可从他奔放的色彩和笔触中深切感受律动的节奏。
精品力作,需要精心陈设。势象空间展览团队给此次展览设定一个关键词:精。精是“精挑细选”,是“精益求精”,是“精品”,亦是“精神”。 在展览布局上,14位参展艺术家形成14个支点,由点带面,由面成体,并根据每位艺术家作品类型、尺寸、材质等基本信息,给予清晰区域划分,每位艺术家的展线由作品和文字两部分构成,其中文字“艺术观点”是艺术家思想的精髓,创作的根本,辅于作品旁,呈现于观众的是一个立体饱满的艺术家个体形象,也使展览面貌更灵动丰富。在展厅色彩上,展厅空间做了大面积处理,黑色的屋顶将6.5米高的空间从视觉上降低至4.5米,四周“怒海潮”色的背景墙将空间视觉体积变得更为紧致,旨在使观众的视线能更加聚焦在尺寸极为“精致”的作品上,同时“怒海潮”色的墙面较白色墙面也更能衬托出参展作品。展厅中间的三个洁白的体积物从里到外透出反射出白光,宛如三颗璀璨的明珠,在空间中“穿梭流动”,与东西厅白色空间遥相呼应,成贯穿之势,使三个展厅连成一体,色彩上以强烈的明度对比给人一种特别的视觉张力。在展览的展线设计上,打破以往惯例,将东展厅设为展线起点,标题墙、前言均设于此。由东展厅—主展厅—西展厅再到二层展厅,最后回到起点,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闭合展线。
座谈会现场
“向新而行—中国现代新绘画作品展”,是势象空间对中国现代新绘画艺术体系梳理的阶段性进展。展线上适当区域性空白,更聚焦艺术家及其作品,也暗含中国现代艺术之路上,还有很多优秀的同路人。工作未完,展览待续。
下午四时,策展人李大钧、冯宇,执行策展人刘翔对媒体做了现场导览。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中俄健康理事会主席、原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梁玉师,香港卫视中文台副台长林凤安,艺术家张光宇之子张临春、之女张宜秋,艺术家祝大年之子祝重寿、之女祝重华,艺术家宗其香之子宗海平及夫人李丽,艺术家古元之女古安村,艺术家李斛之子李凡、之女李蓉和李芸,艺术家李瑞年之孙女李一方,艺术家徐悲鸿之孙媳杨净,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艺术家刘鼎,作家、书法家杨葵,漆艺艺术家梁峰及夫人董琪,艺术评论家石建邦、收藏家刘平,在艺APP创始人谢晓冬,艺术中国副主编许柏成等。开幕式结束后,嘉宾们前往势象空间会议室参与座谈,大家对此次展览的呈展方式、展览面貌以及势象空间独立的艺术价值取向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纷纷就各自关注的话题发言畅谈。
座谈会现场
展览自2019年1月2日起持续到3月15日。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