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民窑青花展汇集明早中晚期的瓷器,从明早期青花色泽浓艳至明中期淡雅到明后期青花回归到浓艳再到明晚期淡雅演变过程。从明早期釆用一笔点划的方法,写意画风到明中后期以勾勒渲染为主写意写实并存的手法,再到明晚期浓淡分水引入国画风格。有人物典故,花鸟山水,瑞兽杂宝等包函明代277年17位帝王演变全过程,从民间文化习俗到日常生活内容十分丰富,包罗万象。
让你穿越时空走进大明朝享受文化大餐不虚此行,来吧来吧!带着爱人,带着孩子,3月16日至5月30日让你穿越时空走进“大明朝”享受文化大餐不虚此行,实为难得!(上海青花标本会馆)
中国誉为瓷国,国人对陶瓷有与生俱来的亲近感。我们的先人很早就大胆地在陶瓷上绘有纹饰了。这是一种充满期冀和自信的内心表达。尽管这种表达在历史长河中或徘徊,或制约,但它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
陶瓷装饰中,纹饰可直接表达创作者意图,它可含蓄可直白,可信马由缰亦可墨守成规。这其中青花瓷独树一帜。青花瓷以钻为色料,直接在胎体上绘画,再施以透明釉,入窑经1300度上下的高温, -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
青花瓷作为主流于14世纪的元代出现。朱明时代它是御用瓷器主要品种,用于皇室,收于窖藏,传于民间,畅销世界。青花瓷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雅俗共赏,几乎成为中国瓷器的代名词,是中华民族浩如烟海文化信息的载体。
笔者这次展示近百件明代瓷器,从纹饰画意入手,附以专业性,知识性和趣味性释义。从浓艳晕散的明早期青花,到淡雅飘逸的明中期青花,再进入豪迈写意的明晚期青花,精彩纷呈,目不暇接。
希望此次展览能给予广大文化爱好者以启迪。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