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文学资讯 > 正文

劳动能手苏轼 将生活过成诗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5-04 09:04:44
北宋的苏轼(1037—1101)才华横溢、学富五车,是历史上公认的文学大家,但他没有一些读书人常有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书生病”,而是一个全才,在各个领域都有卓越的贡献。尤其可贵的是,他还是一个勤劳乐观的劳动能手,他热爱劳动、享受劳动,无论为官从政,还是受到贬谪,他都怀着一颗乐观向上的心,歌颂劳动诗赞丰收。
 
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苏轼的劳动首先体现在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上。从少年时代起,苏轼就有很强的植树情结,那时他年年在家乡栽植松树,十多年里,苏轼亲手栽的松树有数万株。《东坡杂记》载:“予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数万株,皆中梁柱矣。”
 
此后,无论是在什么环境下、无论是到哪个地方,苏轼都能坚持植树造林,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北宋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时,看到当地的生态环境非常恶劣,便带头并发动民众植树造林,绿化黄州。他筑室东坡,自号“东坡雪堂”,在住宅四周广种柳、桑、竹、枣、栗等树木,并诗记之:“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他在《东坡八首》中也写道:“我在东坡下,躬耕三亩园”“种枣期可剥,种松期可斫。事在十年外,吾计亦已悫”。这些都是苏轼投身植树绿化环境的真实记载。
 
苏轼被贬为定州刺史时,仍不忘植树造林。他鼓励百姓改良土壤、治理荒滩,广为植树造林。苏轼尤其推荐百姓种植北方的槐树,其木质坚实、枝叶茂盛,春季里槐花满枝清香怡人,并且耐严寒抗风雪。苏轼在定州他的“雪浪斋”院里亲手栽种了两棵槐树。
 
苏轼不仅亲自植树,而且无论走到哪里就把植树造林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到哪里。
 
大量的植树造林体验使苏轼对改善生态环境有了深刻的认识。为了保护森林、倡导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苏轼在《凤翔八观·真兴寺阁》诗中指名道姓抨击了当地权贵王彦超大兴土木、滥伐林木的行为:“当年王中令,斫木南山赪。”这是苏轼对于滥伐森林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行为的愤慨和抨击。与此同时,苏轼还写了《万松亭并叙》,同样对麻城县令张毅早年植树遭到后人破坏的行为予以谴责,叙中说:
 
麻城县令张毅,植万松于道周以芘行者,且以名其亭。去未十年,而松之存者十不及三四,伤来者之不嗣其意也,故作是诗。
 
十年栽种百年规,好德无人助我仪。
 
县令若同仓庾氏,亭松应长子孙枝。
 
天公不救斧斤厄,野火解怜冰雪姿。
 
为问几株能合抱,殷勤记取角弓诗。
 
正因为深知植树造林保证成活很不容易,苏轼才发出了这些感慨,诗句体现了苏轼的森林生态保护思想。
 
深耕细作笔耕不辍
 
苏轼的劳动还体现在开荒种粮上。元丰三年,苏轼在黄州因为官俸停发,加之家中并无什么积蓄,所以一大家人吃饭成了难题。于是,苏轼把夫人王闰之离京前变卖的些许家产换成铜钱,每月初取出四千五百钱分成三十份,每份一串分挂在屋梁的三十颗铁钉上,每天早上用画叉挑下一串做当天的生活费,然后将画叉藏起。当时黄州米价约二十钱一斗,他家日用米约二斗,每天需要米钱约三四十钱,剩下一百余钱用来买菜买鱼买肉。当日倘有盈余,则丢进另行准备的一个大竹筒里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或招待宾客。
 
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苏轼在城东坡弄到一片营防废地,但多瓦砾杂草丛生,不宜耕种。苏轼就带领全家老小清除瓦砾,刈割荆棘,深挖细整,终于整理出50亩田园,他冬种麦,夏种稻,还种了一些蔬菜瓜果自用。由于这块荒地不是农田,尽管苏轼一家很努力去耕种,收成仍然不是很好。第一季种大麦,勉强还收了一些,第二年种水稻,收成很不好,打下来的稻子刚刚够全家人糊口。
 
有了亲自耕种的体验和收获的喜悦,苏轼有感而发写下了《东坡八首》,他在序中写道:
 
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
 
这个序言把苏轼开荒种粮的经过说得很全面了。不只如此,苏轼在劳动之余,还笔耕不辍。我们知道,“笔耕”这种脑力劳动也是非常辛苦的。我国知名画家、作家蒋勋说过:“这段时间是苏轼最难过、最辛苦、最悲剧的时候,同时也是他生命最领悟、最超越、最升华的时候。”就这样,苏轼在黄州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努力耕作、刻苦读书、勤奋写作,不仅收获了粮食蔬果,其文学创作更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四年来,他写诗200多首、词66首、赋3篇、文章(包括小品)170多篇、书信280多封。还写了9卷《易传》、5卷《论语说》。
 
兴修水利躬身为民
 
苏轼的劳动还体现在为百姓打井找水兴修水利上。苏轼的命运的确是多舛,屡次遭到贬谪。绍圣三年(1096),已经被贬到惠州两年的苏轼,接到广州太守王敏仲的来信,得知广州人苦于饮用水含碱。对此,苏轼针对当时广州实际地形及水源情况,建议“于岩下作大石槽,引以五管大竹,续处以麻缠漆涂之。随地高下,直入城中”。苏轼还建议不论贫富均可享受,由专人管理,并推荐勤于事务的罗浮山道士邓守安为工程“总官”。王敏仲十分重视苏轼的意见,立即将此建议付诸实施。
 
苏轼虽远在惠州,但他仍然很关心工程进展。不久,他又写信给王敏仲建议,引水的竹竿“每竿上,须钻一小眼,如绿豆大,以小竹针窒之,以验通塞”。因为引水路远,日久肯定会出现堵塞的情况,而有了这些小孔,就可以查知堵塞位置,而不至于盲目地拆除竹竿来检查。于是广州人吃上了“自来水”。这应该是我国最早的自来水工程,它是苏轼设计的。
 
在惠州,苏轼更是关心身边百姓的吃水问题。当时苏轼在白鹤峰上买了几亩地,自建了20间房子,解决了住所问题。由于苏轼所住的白鹤峰是一个制高地,从峰顶下到东江河挑水也很艰难,地高水远,许多百姓吃水都不方便,苏轼经过勘探,雇人一起凿了一口水井,一举解决了许多人吃水难的问题,并作诗记之:
 
今朝僮仆喜,黄土复可抟。
 
晨瓶得雪乳,暮瓮停冰湍。
 
我生类如此,何适不艰难。
 
一勺亦天赐,曲肱有余欢。
 
不想绍圣四年,苏轼再次被贬到更偏远的海南岛儋州。漂洋过海来到儋州后,苏轼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他在这里办学堂,育人才,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据载当时的儋州“饮食百物艰难”“百井皆咸”,当地百姓多饮沟渠腐水,常因饮水不洁而患病。目睹此状的苏轼十分难过,他经过一番考察,在桄榔庵旁择地带头凿井。清冽甜美的井水从此源源涌流,直到今日井水尚清。据《儋县志》载,东坡寓居桄榔庵时,曾“夜与诸生王霄携壶汲水于此”。乡亲们为了纪念苏轼便把这口井命名为“东坡井”,九百多年来,清甜的井水从未干涸过。
 
不仅如此,苏轼还带领当地百姓开荒地、建桥梁、搞卫生,等等,至今在儋州还流传有东坡村、东坡田、东坡桥、东坡帽等。后来,苏轼离开儋州后,听闻当地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欣喜之时提笔写下了一首《儋耳》诗: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诗中野老之喜,是指苏轼初到儋州时,遇上连年灾害,直到元符三年(1100)儋州的粮食喜获丰收,苏轼怎么能不高兴呢?苏轼歌颂劳动歌唱丰收的心情溢于言表。
 
苏轼一生曾担任过凤翔、密州、徐州、湖州、杭州、颍州等地方行政主官,他每到一地,都要躬身为民,重视农业,治理水利,抗洪救灾,先后留下了治理凤翔东湖、杭州西湖、颍州西湖的佳话,这些地方至今仍是当地著名的景区。可以说,苏轼是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歌唱劳动和丰收,将劳动生活过得诗意盎然。
 
http://www.dashoubi.org/news/shwx/2020-05-03/128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