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观点评论 > 正文

书人闲话(十七) 守护一座城的记忆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5-11 08:14:25
在读书圈,有好几位作家以写地方文化而著名,这种书写非一日之功可完成,需作者对地方文化有长期的关注,比如韦明铧、王稼句、彭国梁等先生,皆是如此。已过七旬的薛冰先生写南京的书多,我陆陆续续买了有十多种,故书友圈称薛先生为“薛南京”。
 
说起来,和薛先生来往也是难忘的书缘。我先读到薛先生的作品,第一次见面则迟至2013年。当时一行人参观巴金故居,跟着去灵石路的花鸟市场淘书。不过,这以后见面机会并不太多。因为读书年会总是与薛先生的时间冲撞,他就难得有时间参加一回。在我的印象中,他后来只参加过一次天津的活动。周六的早上,我们还一起去旧书市场淘书。像我这样的淘书是乱淘书,喜欢就买下而已。薛先生却挑挑拣拣,也是收获颇丰。说到淘书,我也曾和薛先生在长沙的星星旧书店,我记得是“书虫”彭国梁先生带我们过去的,而在新化旧书店淘旧书,是因缘巧合知道有家旧书店,就赶了过去,虽然是在小县城,旧书却论斤卖,我也杂七杂八地买到一些书。
 
薛先生淘书、藏书,最初是有感于图书馆满足不了需求,就去旧书摊淘书。这样一来,书就越积越多。我看过薛先生书房的照片,顶天立地的书架,如果要看顶层的藏书,还需登梯子才能看到。藏书规模多达两万多册,这也算是不多见吧。也是因勤于淘书,薛先生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书话作品,比如《纸上的行旅》《风从民间来》《旧家燕子》《古稀集》等,皆是其中的代表,也涉及花笺书札、古钱币、民歌、花艺。再就是城市文化,比如《家住六朝烟水间》《南京城市史》《格致南京》《漂泊在故乡》等,他也不只是书写城市记忆,也还对地方建筑的保护仗义执言。我还记得有一回在湖南参加一个活动,其间南京要拆迁某一处建筑,活动间歇,他在电话中和主管部门据理力争,这给我印象深刻(薛先生后来告诉我说这次是南京沦陷期间的利济巷慰安所旧址,是日军侵华的铁证。后终于认定文物,得到保护,现在已经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一年,我只身江南行,从芜湖去了南京。薛先生和几位书友很热情,在南京的两三天时间里访旧书店、逛夫子庙,还去看了民国老建筑颐和公馆,在路上薛先生向我介绍街巷的历史。薛先生平时很忙,难得有机会带外地朋友逛南京,我这可算是享受了一次特殊待遇。不仅如此,此行之后,我还在南京先后出版了《美酒成都堪送老》和《闲雅成都》两书。如果不是薛先生,可能我压根儿写不了这样的书。现在回想起来,这依然是难忘的旅行。
 
守护一座城的记忆,做起来并不容易。不管是从史料上打捞,还是从城市建筑的保护,都需要身体力行去做,他还通过不同的讲座分享自己对南京城市的认知。“生活中的薛冰老师为人谦和,南京朋友圈的活动,比如看展览、雅集、读书讲座,只要提前邀请,他总会准时到达。”薛先生近年来依然笔耕不辍,几乎每年都有新作问世。为何要这样创作,他说:“如果没有记载,我们终将成为异乡人。”这让我想起他策划“乡愁城市”这套书时就有这样的理念。或者这也可以说薛先生通过不断地书写,在唤起人们的记忆,使之不再成为“异乡人”吧。
 
http://www.dashoubi.org/news/shwx/2020-05-10/129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