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诗话丰收”采风活动在溧水晶桥芝山村成功举行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3-11-19 17:04:23

   11月18日,已入初冬的南京溧水区晶桥镇芝山村田野,一部分农田仍旧稻谷飘香,金黄一片,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充满着美丽的色彩感。吴剑飞、徐丙奇、张古军、席宏斌、殷伟东、金立安、白甫白、潘惠明、方述怀、毛文文、杨孝洪、王丽慧等一批著名诗人、报人在这里感受着浓浓的诗意,一起参加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江苏经济报社、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人民政府、晶桥镇芝山村村委会、江苏经济网联合举办的“奋进新征程,诗颂现代化”——著名诗人溧水晶桥芝山村“诗话丰收”采风活动。诗人们参观了芝山村的红色文化和丰收美景,呈现在诗人们眼前壮美的丰收画卷和乡村美景,让大家沉浸其中,纷纷探寻芝山村的乡村振兴之路。晶桥镇和芝山村领导汤世雷、包旭华、李其军等人陪同采风。UUU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党支部领办综合社让村民变股民
 
  高级记者,江苏经济报社社长、总编辑吴剑飞在座谈会上说,“在金色的稻田旁,在如画的风景里,在乡亲们的笑脸中,我们来到溧水区晶桥镇芝山村采风。在芝山,现代农业展出迷人的模样,乡村振兴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一天的采风,让我们激情澎湃,诗情勃发,我们要用诗笔歌颂党的二十大精神给山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幸福美好的生活。”他说,“芝山村通过党支部领办综合社,盘活集体荒山、水塘等闲置资源,实行‘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规模化经营方式。村民成为‘股东’,不仅有土地租金和年底分红作为保底收入,不少村民在综合社务工还有工资收入。这些都是我们踏破铁鞋难觅的好典型、好素材。”
 
  晶桥镇人大主席汤世雷介绍,芝山村作为晶桥镇具有显著带动力的乡村旅游胜地,近年来,芝山村以红色文化为引领,谱好特色现代农业和红色旅游融合曲,建成了以富硒生态健康农产品为基础的一二三产融合的富硒生态产业园,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今天,我们芝山诗话丰收采风活动,通过诗人朋友的笔,从不同角度展现芝山村的风貌、芝山村的蝶变、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促进晶桥镇‘生态经济引领,绿色转型示范’,提升生态旅游文化品牌。”汤世雷表示。
 
  晶桥镇副镇长包旭华介绍了晶桥镇农文旅融合发展情况。他说,近年来,晶桥镇以增加农民收益为根本出发点,以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为依托,通过整合自然生态、传统文化、特色乡村等旅游资源,深度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不仅培育了以芝山村富硒农产品、富财圩螃蟹、普仁有机蔬菜为代表的一批高品质农产品,更是打造了以芝山村曹庄、里佳山为代表的一批具有显著带动力的乡村旅游胜地。“今年晶桥镇积极围绕打造‘都市田园、红色农旅’乡村振兴示范区的战略定位,获批南京市都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打造南京国家农高区芝山富硒生态农业特色园、南京国家农高区富财圩水产特色园两个特色园区,推动动晶桥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包旭华表示。
 
  晶桥镇芝山村党总支书记李其军介绍,芝山村位于溧水区东南角,是溧水区最偏远村落,曾一度交通落后,环境恶劣。2019年,芝山村在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通过党支部领办综合社,全体村民成为综合社社员,实行“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规模化经营方式,通过收购、租赁、入股等方式,盘活了集体荒山、水塘、民房等闲置资源,共流转农民抛荒、闲置土地5000多亩,建设发展以富硒生态健康农产品为基础的一二三产融合的多功能富硒生态产业园,吸引了南京农业大学潘根兴教授带领大学生团队加入项目建设工作,通过科技引领发展。目前,曹庄富硒生态园已成为集观光农业、休闲度假、特色餐饮、果蔬采摘、红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园,年接待游客达30多万人次。“今年我们井山民宿对外开放,打造了20多间宿营小木屋,新发展了300多亩金针花,更多业态将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就业创业机会,不断丰富乡村旅游功能。”李其军表示。
 
  传承红色基因用诗歌弘扬红色精神
 
  诗人们沿着平坦的乡村道路,伴着青山绿水、滚滚稻浪,首先来到铜山战斗纪念广场。青松翠柏掩映下,60根英雄柱矗立广场两侧,高低错落似乐谱旋律,无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80年前的春天,抗大九分校转移到溧水晶桥镇里佳山、云鹤山、上芝山、下芝山及甘戴一线,引起敌、顽的恐惧与不安。日伪在以溧水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实施大规模“清乡”行动。正当苏南军民奋起抗敌之际,国民党第三战区制订了“剿匪”计划,调集12个团1.5万余人的兵力,向驻溧水、溧阳一带的新四军发动进攻,妄图制造第二个“皖南事变”。
 
  这是一场兵力悬殊的鏖战。1943年4月12日下午,顽军五十二师冲到铜山脚下,以密集的火力疯狂扫射铜山阵地。汤万益带领的一大队仅200多人,汤万益和战友们奋勇反击。在殊死搏斗中,汤万益不幸被子弹击中,献出年轻的生命。29岁的他永远地离开了妻子和还未出生的孩子。4月下旬,抗大九分校为牺牲战友举行追悼会,吴镇作词、沈亚威作曲,为铜山战斗中死难烈士谱写了歌曲《英雄们还活着哩》。
 
  诗人们顺着台阶往上走,鲜艳的红旗雕塑迎风招展,山顶的烈士群雕展示了抗大九分校学员浴血奋战的英勇壮举。芝山村解说员汤文静声情并茂地为大家讲述80年前的战斗故事,深深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诗人。
 
  “四月十二日的暴风夜、溪水随同森林在哀号……”站在烈士群雕前,诗人们聆听着《英雄们还活着哩》这首追悼歌,感悟新四军战士血战到底的英勇斗争精神,感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时光荏苒,曾经烽火连天的革命根据地,已蝶变为美丽田园。如今的铜山,美景如画、游人如织,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成为新时代绿色发展的精神密码。
 
  随后,诗人们参观了抗大九分校历史陈列馆。芝山村的李氏宗祠曾是抗战时期渡江南下溧水的抗大九分校一大队队部驻扎地。2013年3月,李氏宗祠永言堂内焕然一新,抗大九分校历史陈列馆在这里正式开馆。抗大九分校历史陈列馆展厅面积300多平方米,馆内展陈分为三个主体部分和一个独立展示区域,运用声、光、电等多媒体形式,全面展示了抗大九分校发展、壮大的全过程。“来到芝山村苏南反顽战役铜山战斗纪念广场和抗大九分校历史陈列馆红色教育基地,再次被革命先烈们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所感染。作为新时代诗人,要多写红色诗词,弘扬红色精神,让更多读者从红色诗词中汲取奋进力量。”诗人们纷纷表示。
 
  芝山村作为革命老区,具有光辉的斗争历史和革命传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历史遗迹,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芝山村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规划建设了苏南反顽战役铜山战斗纪念广场、抗大九分校历史陈列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全力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的“红色熔炉”,成为溧水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一张特殊的红色旅游名片。芝山人用革命先烈的精神激励自己,不断努力地振兴家乡,使家乡发生巨大变化。
 
  做足“硒”文章荒山变“金山”
 
  在田头,诗人们面对成片的金黄稻田,兴奋不已。在芝山村粮仓,成堆的稻谷已经颗粒归仓,一股浓郁的稻香味扑鼻而来……诗人们沉醉于稻香之中。南京农业大学潘根兴教授介绍,今年芝山村综合社种植水稻面积3000亩左右,其中籼稻1000亩,南粳46富硒有机粳稻2000亩。“我们的水稻从种植到加工,全部按照天然、绿色、有机的要求生产的。”潘根兴教授介绍,近年来,他带领带领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在芝山村推进“炭基硒谷、康养乡土”健康农业经济,建设了碳基有机肥厂,利用炭基循环生态健康技术实现养殖企业废物再利用,让富硒农产品用上天然肥料,芝山村入选全省第一批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今年我们村种植的3000多富硒水稻,施的是我们生产的碳基有机肥,稻穗颗粒饱满,又是一个丰收年。”潘根兴教授表示。
 
  不仅有碳基有机肥的加持,芝山村的土地富硒含量也高。潘根兴教授介绍,芝山村里芳山小流域山水田林草自成系统,土壤肥沃富硒,生态环境优越。芝山村综合社生产的富硒有机大米,注册了“芝山晶韵”商标,因为口感好营养价值高,价格也卖到了8元一斤,市场供不应求。
 
  在芝山村200亩富硒雨花茶种植基地,茶园一片翠绿,生机盎然。诗人们沉浸其中,留连忘返。据介绍,2020年,芝山村将富硒雨花茶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拓展茶叶种植面积,在曹庄建设了200亩富硒雨花茶种植基地,和周边串点连线、连线成片,构建茶产业、茶旅游、茶文化等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体系。
 
  目前,芝山村园区已种植绿色富硒大米3000多亩,特色优质富硒水果700多亩,绿色富硒茶200亩,绿色富硒蔬菜30亩。同时推进农旅融合,配套了酒窖、瓷窑、油坊、豆腐坊、蜂场、鱼场、特色餐厅、民宿等。曹庄富硒生态园已成为集观光农业、休闲度假、特色餐饮、果蔬采摘、红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园,年接待游客达30多万人次。2022年,芝山村综合社增加村民务工及土地分红收入750万元,村集体收入1406万元,实现旅游收入600余万元,全村人均收入3.4万元。2022年,芝山村成功入选江苏省“共同富裕百村实践”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引领共同富裕示范村十佳案例。
 
  著名诗人纷纷夸赞芝山巨变了不起
 
  著名诗人张古军说,很高兴到芝山村来,这里是江苏美丽乡村的代表,这里的景观如诗如画。“今天参观了铜山战斗纪念广场、抗大九分校、富硒稻田、茶叶山,这里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一个有光荣传统的地方,更是一个放飞梦想的宝地。我们要把这里的美景写成诗,把浓浓的乡情变成永久的记忆。用笔描绘你们发展的足迹。”
 
  著名诗人席宏斌充满激情,一路走一路看,他曾经在芝山村附近的军营里参军多年,目睹了芝山村当年的穷,也更加感受到眼下富裕的不易和珍贵。他说,这次采风应该只是开始,芝山村和芝山人值得写的内容太多,“我们要好好进行总结,用更多的文学手段进行宣传和传播芝山人的精神和智慧。”
 
  著名诗人殷伟东深情地说,“晶桥,温暖了我的心灵。红色记忆,家国情怀,青山绿水,淳朴村风。从黄灿灿的稻田,再到芝山粮仓,稻谷成堆,稻香馥郁。我们热烈地讨论,终于明白了稻谷飘香的来由:新米的香、稻壳的香、泥土的香,更有溧水朴实的农民、农业农村管理者、农业科技工作者们辛勤汗水的香甜。我为国家三农政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点赞!”
 
  著名诗人金立安说,“通过今天的采风活动,我们看到,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发展的大背景下,晶桥镇芝山村作为现代乡村的村容村貌已呈现翻天覆地的变化。镇村组织一方面充分信任、大胆任用乡村经济能人带领村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另一方面深度挖掘自身红色文化资源,寻找文化的根与魂,同时鼓励乡村文化能人创作大量优秀文艺作品,丰富镇村居民的精神生活。”
 
  本土诗人的感受更为深刻。著名作家潘惠明说,“芝山采风行,感触颇多——李其军书记、潘根兴教授等人用他们的汗水、深情与信仰在这片土地上励精图治,让山乡旧貌换新颜。我们作家也要用作品助力乡村振兴,用笔墨为乡村筑魂。高质量推进贯彻中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下一步我们溧水作家协会将多组织作家深入溧水农村,看看乡村振兴路上的家乡变化,创作出一批‘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文学作品,讲好家乡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本土诗人方述怀说,“前几年,我因工作需要,每月都要去乡村检查考核农村环境卫生。新的村委班子成员上任后,开展了全村环境大整治,落实专人抓管理,污水不再横流,当家塘有了清泉,再后来我发现农田也在大面积整治。漫步在芝山村的富硒生态园,万物峥嵘,新绿满枝,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次诗人走进芝山,通过现场观摩,更加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我们要为乡村振兴鼓与呼。”
 
  溧水本土诗人王丽慧深情地说,“溧水是我的家乡,芝山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路难走、车难行。这次到芝山,所见所闻对我触动很大。芝山美了。放眼一望,青山绿水、稻谷飘香,满山茶园,茶花正开,村庄秀丽、民风淳朴、友爱、和睦。村路整洁。真可谓,人在景中,景在画中。”
 
  本土诗人毛文文也很有感慨,”南京农业大学潘根兴教授采风座谈时说的‘发现乡土之美’那句话仍萦绕在耳边。他带的团队在实践中让芝山村富硒农产品用上了天然肥料,让土壤之肥、自然之韵,在土壤的多样性、岩石的多样性中体现出来,让食物之味体验出大地的付出、耕耘者的付出。”
 
  年近七旬的溧水诗人杨孝洪说,“真没想到,一个曾经的荒凉之地,蝶变成一个五彩缤纷的打卡网红地,这倾注了‘芝山一班人’多少心血与汗水!思维决定出路,胸怀决定格局。以李其军‘班长’为首的一班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信仰与科学,用信念与担当创造了一个人间奇迹,造福于一方百姓!”

编辑:DEF168BBB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