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头潜鸭白洋淀“落户”记 】666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戴上遮阳帽,背着相机和望远镜,雄安新区安新县自然资源局湿地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齐明穿梭在白洋淀的芦苇和荷叶之间。鸟鸣蛙叫声中,他在找寻一种头颈部羽毛有着墨绿色光泽、腹部白色的鸟类——青头潜鸭。666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这是一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极危物种,也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在中国为迁徙性鸟类,多繁殖于东北地区,每年早春从南方越冬地飞往北方繁殖,在河北主要为过境候鸟。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它们正在白洋淀“安家落户”。
“2018年5月份首次在白洋淀的大麦淀区域观测到两只青头潜鸭。最近几年观测到的青头潜鸭数量与观测月份逐年递增,目前全年都能观测到它们在白洋淀栖息。”在此间观测鸟类长达18年的齐明说。
被誉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中国候鸟迁徙通道上重要的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
自2017年雄安新区设立以来,白洋淀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生态治理,生态环境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选择在此“落户”。
“青头潜鸭是白洋淀目前能观测到的最珍稀的鸟类之一。”齐明说。谈到2018年5月第一次观测到青头潜鸭,他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一次日常的巡查,偶然发现了两只青头潜鸭,随后在其它地点又接连发现几只。”齐明说,虽然它们没有长久停留又向北迁徙了,但仍给工作人员带来了惊喜。
“野生鸟类被称为地方生态系统的‘晴雨表’‘环评师’。”齐明表示,白洋淀每一个新增鸟种的记录,都能反映出白洋淀生态环境的好转。
随后每年,安新县自然资源局湿地管理中心都会针对青头潜鸭进行专门巡查,观测记录。据统计,2021年12月,青头潜鸭观测最大数量达到160只左右,为近年之最。2022年5月至今,已在白洋淀八处区域观测到青头潜鸭栖息。
“这些青头潜鸭在白洋淀实现了稳定栖息,极有可能在此顺利繁殖。随着数量逐渐增多,栖息时间也越来越长,它们正从候鸟变成留鸟。”齐明说。
安新县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田海战说,雄安新区设立以来,白洋淀各项生态治理工作相继开展。白洋淀水面面积由170多平方公里恢复至275平方公里左右,水质从劣Ⅴ类全面提升至Ⅲ类以上,首次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安新县芦苇面积达10万亩左右。另外,新建数百处湿地公园、口袋公园,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植被,为不同习性的野生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殖条件。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白洋淀野生鸟类共计237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3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0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3种。
目前正值白洋淀鸟类繁殖季节,安新县自然资源局湿地管理中心广泛联系,发动摄影爱好者以及民间爱鸟团队,针对青头潜鸭繁殖情况进行观测。据悉,青头潜鸭是否在白洋淀繁殖,也将是青头潜鸭繁殖区重新界定的重要依据。
【青头潜鸭是几级保护动物】
青头潜鸭是一级保护动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3.1:
1994年——易危(VU)。
2008年——濒危(EN)。
2012年——极危(CR)。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62项)。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
青头潜鸭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物种。
【青头潜鸭主要生活在哪些地区】
青头潜鸭(学名:Aythya baeri):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鸟类。体圆,头大,雄鸟头和颈黑色,并具绿色光泽,眼白色。上体黑褐色,下背和两肩杂以褐色虫蠹状斑,腹部白色,与胸部栗色截然分开,并向上扩展到两胁前面,下腹杂有褐斑;两肋、淡栗褐色,具白色端斑。雌鸟体羽纯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