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 正文

刘正山:台湾社会反中格局是朱立伦大挑战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1-10-08 08:57:41
朱立伦为何赢?张亚中为何输?台湾中山大学政治研究所教授刘正山分享观点看法。(最新 高易伸摄)
  最新高雄10月8日电(记者 高易伸)中国国民党主席选战落幕,但朱立伦为何赢得选举,而张亚中错失良机、江启臣被边缘至第三?台湾中山大学政治研究所教授刘正山接受最新访问表示,这是很有趣的议题,就好比蔡英文之所以当选是因为韩国瑜;而朱立伦的当选也是因为张亚中。这种激荡出来的共生关系,会让选民最终选择“相对不危险”的候选人。

  刘正山,1976年生,台北人。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政治理论组学士、美国堪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Kansas)政治学硕、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传播、选举行为、民意形成、研究方法,现为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所长。

  对于新任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的挑战?

  刘正山表示,自从2018年爆发香港反送中迄今,台湾社会基本上已经确立了“反中的格局”,作为一个“群众型政党”,国民党想为台商、为民众民生作出努力是好事,但不能依附在中国“民主主义”的大旗或概念下通行。

  刘正山强调,中国国民党必须表现出自己真有本事照顾民生并搞好两岸关系,而不是“因为有对岸关爱的眼神才能照顾民生”,后者台湾民众是不买单的。因此,国民党必须拿捏尺度,否则不管国民党人事再怎么布局,都无法摆脱“国民党是在对岸关爱的眼神下”所取得的通行证。这个气氛如果不除,基本上2018年以来台湾政治上的格局就不会改变。

  这次国民党主席选举颇戏剧化,前新北市长朱立伦靠着弃保效应与亡党感加持,最终以85164票(45.78%),成功击败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与寻求连任的江启臣。朱虽大赢张亚中逾13个百分点,并把江启臣的选票压制在2成以下,但个人总得票率却未突破“过半”门槛,甚至还成为“史上最低得票党主席”。

  对此,刘正山分析,台湾自2018年以来,民众内心最担忧的就是“台湾香港化”。如果国民党的格局“不能确定”台湾不会走向“香港化”,就很难获得民众支持。在此格局下国民党如果要带向“风险高”的区域,就很难重返执政。

  刘说,这场党主席选举,国民党党员、地方民代也在看,究竟选出哪样的党主席会让国民党看起来比较像“全国性的政党”,因此朱立伦成为党员认知上“相对安全”的选项。

  刘正山说,张亚中不一定是“红统派”,但张所表现出“拉力”,会让国民党员有“亡党”忧虑。换言之,支持“亡党论”的党员、民代某种程度上是不希望蓝军随便接受这种“跟中国通行”的“通行券”。
 

【 第1页 第2页 】 


编辑:DEF168BBB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