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武汉送子鸟医院正规-以百姓受益为目标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5-10 14:40:52

 董卿,公认的主持一姐,央视国综的指定门面。BBB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就在昨天,失态了。
 
而这,只是因为一个词——“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什么?
 
简单来讲,是你自出生后,第一个参与的群体。
 
父母,是这个群体中,你唯一的上级。
 
而你,只能被动接受命令。
 
最常见的一种命令就是——抹平孩子,克隆父母。
 
董卿,就是其中之一。
 
靠着少年贫瘠的肩膀,董卿父亲,从上海崇明县的农村家庭,走入了顶级学府复旦大学。
 
“苦难”,就是父亲的人生哲学。
 
所以,从出生开始,董卿就成了一台抗压仪。
 
没有同龄伙伴,没穿过新衣服,甚至不能照镜子。
 
15岁,到宾馆当清洁工,十个房间,20张床,一个人打扫。
 
工资,一天,才有一元,只够来回车票。
 
家门口中学出早操,董卿也被拎到了日头下。
 
400米的跑道上,只有埋头挥汗的董卿和苛责不断的父亲。
 
“感觉特傻,整个学校的同学老师好像都看着你,像阿甘一样。”
 
陪伴她的,只有元曲唐诗、楚辞宋词。
 
董卿,就这么顺顺利利的,成为了“才女”。
 
各大育儿亲子号也坐不住了,等不及出了“怎么用三招培养才女”的通稿。
 
觉得深陷泥沼的,好像只有董卿。
 
没办法,因为董卿,实在太耀眼了。
 
2005年,第一次主持春晚。
 
六位主持人中,她是资辈最小的一个,却也是最站C位的那个。
 
一向毒舌的金星,提起她,也毫不吝赞词。
 
"真正的美人,有闻过书香的鼻,吟过唐诗的嘴,看过字画的眼,董卿的再度走红,让我们看到了不显山不露水的古典美。"
 
这样的董卿,很难联想到家庭受害者的弱者形象。
 
幸运的是,父亲对知识的严苛,让董卿有机会走出“原生家庭”的骗局。
 
郑爽,就没那么幸运了。
 
她碰上的,不过就是一个被梦想放弃的普通人。
 
4岁登台演出,5岁学钢琴舞蹈,12岁,就一个人去了成都学艺。
 
18岁,终于凭着《流星雨》顺利出道。
 
妈妈年少的梦想,终于投射到了女儿的现实。
 
少年成名,与董卿一样,郑爽也被当成了幸运儿。
 
红章印的奖状撑起了童年半个世界
 
即使是郑爽的粉丝,也从不觉得这种“早熟的优秀”有什么不妥。
 
看过《花儿与少年》的人,对郑爽的评价离不开一个字—倔。
 
没有做到100%,就是负分,这点,董卿也一样。
 
节目第一期,郑爽被选为导游,负责安排国外住宿。
 
但是“爽式英语”在国外,并不太好用。
 
没关系,隔壁的毛阿敏、宁静,都是说英语的大拿,她们来就行了。
 
可是郑爽,没有求助的想法。
 
弓背、垂眼、低头,不像管事的,反而像是做错了事。
 
最后,还是毛阿敏看不下去,跟郑爽讨来了沟通行程的活。
 
郑爽,像顽石,而董卿,像古玉。
 
看似坚强,其实,质地脆弱。
 
不一样的是,董卿意识到了“原生家庭”的伤害,而郑爽还没有。
 
“原生家庭”的伤害,不在皮,而在骨。
 
博学如高晓松,他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才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
 
因为父亲的冷漠,他排斥任何“被干预”的可能。
 
所以,只有19岁的夕又米,成了他的伴侣。
 
只因为,“她的三观可以由我一手建造”。
 
婚姻走到尽头时,他说了句“不快乐,没有什么创作空间。”
 
他手里,一直有把折扇,活像把分隔自己和世界的利剑。
 
感性如伊能静,也在开始一段新恋情后,才明白了自己的偏执从何而来。
 
对于新的“家庭”,她形容为——
 
“抓到了一根浮木。”
 
离开也无法逃离,这才是“家庭”最伤人的地方。
 
十年沉寂之后,周而复始,噩梦重演。
 
2018年,张韶涵又被亲生母亲和舅舅告上了法庭,罪名是“弃养、吸毒”。
 
参加采访,主持人旁敲侧击,甚至拿刘嘉玲来举例。
 
张韶涵最后说了句,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我的家人。
 
又要原谅了吗?
 
受害者,为什么总是被“要求原谅”?
 
《都挺好》里的苏明玉,被亲哥打到骨断裂。
 
躺在病床上,表情像个幽灵。
 
她把亲哥告上法庭。
 
所有人来看她,翻译成一句话就是,“别作了,他可是你亲哥。”
 
遇到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
 
所有人先想到的,不是治愈伤害,只是怎么阻止小辈可能的“反击”。
 
归根结底,还是一句话,“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或许,比起张韶涵式家庭显而易见的罪恶,苏明玉对家庭的“哭诉无门”才是更让人绝望的。
 
《狗十三》一类的电影,我不介意你去评论区寻求共鸣。
 
你会发现,现实,比电影描绘的世界,更加苛刻。
 
武志红说,原生家庭是一种宿命。每个孩子都有一种活力,活力没有被看见,就成了“黑色活力”。也就是恨。
 
还记得《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小四么?
 
16岁的小四,在捅向小明时说的,正是父亲骂他的原话。
 
他杀小明,也像在杀掉那个无能为力的自己。
 
到底,好的“原生家庭”要怎么做到?
 
很简单,共情。
 
《天才少女》中的玛丽,天生没有父母,舅舅是唯一的家人。
 
她的原生家庭,似乎先天条件并不好,但她从没有逃离的想法。
 
靠的,就是强烈的共情。
 
在知道亲生父亲还在人世,却一直不来见她的时候,玛丽把自己关在了房间。
 
她认为,自己没有被爱。
 
弗兰克没多说什么,把她带到了医院。
 
手术室外,围了一群焦躁不安的人。
 
医生走出,宣布母子平安,一群人欢呼,喝彩,喜极而泣。
 
原来,这里是新生儿的出生地,而门外,是等待惊喜降临的家人们。
 
弗兰克告诉玛丽,你,也是这样出生的。
 
好的“原生家庭”,本就没有什么固定的硬件条件。
 
不再强加影响,学会共情。
 
在成为一个厉害的大人之前,请先让他们,当好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孩。
 
别再让糟糕的“原生家庭”,伤害更多人。
 
因为没有人,有机会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