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11日,G60科创走廊沿线上海市松江区、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九城市政协共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更高质量发展活动在杭州举行,来自各地的政协主席和政协委员们围绕“推动产业协同创新集群发展 助力区域数字经济高地建设”主题踊跃交流建言。
聚智破解“新技术”难题
我国数字经济领域依然存在技术“卡脖子”风险,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当前迫切要求。
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紧紧牵住数字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松江区政协主席刘其龙提出,要充分发挥长三角科研院所云集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断提高数字技术研发能力,加快新一代物联网、人工智能应用、量子信息等颠覆性前沿技术的突破,着眼培育科技创新“核爆点”,切实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确保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九城市在人才和创新方面各有优势,应进一步发挥长三角数字经济产业联盟作用,建立跨区域数字经济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机制,加强跨区域、跨领域、跨学科协同创新与开放合作,共建国家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高水平新型研究机构,攻坚突破一批国产可替代技术硬核成果,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金华市政协主席宋志恒在发言中说到。
合肥市政协主席韩冰则提议,充分整合G60 科创走廊创新资源,发挥叠加效应,完善数字技术攻坚体系,参照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模式,组建 G60 数字创新联盟,系统梳理芯片、关键软件、核心算法等“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清单,通过组团揭榜、联合攻关等方式支持数字经济龙头企业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鼓励行业企业、平台企业、数字服务企业跨界创新,实现从“点状突破”到“链式创新”。
考察杭州市政协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
聚力抢占“新赛道”C位
数字产业是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此次活动新上线的“九城九链产业服务平台”,就是为了服务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政协委员企业联盟而创新打造的线上线下一体的产业服务闭环。
加快数字创新技术产业化,积极布局未来产业,保持区域产业竞争优势,围绕算力、算法、数据和框架加大创新攻关,鼓励大模型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智能仿生、虚拟现实等产业。如何抢占“新赛道”,推进持续创新,巩固核心竞争力,杭州市政协主席马卫光提出,要牢牢把握智能物联发展趋势,加快发展视觉声学智能、智能传感器、高端软件等产业,积极布局量子科技、未来网络等产业。
考察杭州亚运场馆
九城市要联合规划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建设方案,聚焦人工智能、算力产业、工业互联网等方向,加快建设一批专业化、特色化、辐射强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苏州市政协委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苏分院负责人冯泽军建议。
积极引导超算中心、智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适度超前布局,加快构建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协同的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芜湖市政协主席张峰建议,以智能算力生态聚合带动多层级产业生态体系的形成,充分发挥数据中心集群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示范区。
考察杭州亚运场馆
聚焦促进“新动力”培育
“数实融合”已经成为时代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形成共识。
积极践行数字化赋能中国制造业。宣城市政协委员、安徽捷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张海华表示,要为中小型制造业和地方主导产业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快速有效落地提供支持。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需求。嘉兴市政协委员、浙江江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