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都面临着建设与改革,各行各业都涌现了一批为国家发展奉献青春与热血的有志青年,现任东南大学教授的王炜就是其中一个。
王炜1987年起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城市交通规划理论,1989年获博士学位,当时博士毕业的他正赶上了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交通基础设施轰轰烈烈大建设,城市交通规划方兴未艾。可是王炜在探索中发现,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城市发展与交通特征等与国外存在显著差异,国外已有的城市交通规划理论方法在中国水土不服,难以满足工程实践的要求。为此,王炜在借鉴经典理论的基础上,重构了数十个模型,建立了一套本土化的交通规划方法,迈出了构建交通系统的首步,并得到广泛认可。2003年,凭借着“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的成套技术及仿真设备开发”,王炜首次以最先完成人的身份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构建交通系统的道路上,仅有规划指引是不够的,还需要交通系统管理控制作为强有力的“心脏”。可那时关键技术、核心装备受制于人。“我们不能只会造红绿灯的灯泡,却不懂控制红绿灯的方法。”为扭转这一局面,王炜及其团队开发了一套面向我国城市道路混行特点的交通管理、运行组织与系统控制的基础理论、实用技术与关键软硬件设备。这套成果成功通过了南京“十运会”的检阅与考验,为表彰的城市交通管控技术创新,2007年王炜再次以最先完成人的身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人多力量大”,可是城市的人口激增使得交通系统不堪重负。王炜认为,一味发展以私人小汽车为主导的城市交通模式行不通,推动中国城市交通系统转型进步的重要抓手是建设现代化的公共交通系统。一直以来,王炜团队致力于构建公共交通体系,为交通系统增添强有力的“手足”:以常州市为试点,尝试构建完善的多层次公交体系与运行模式。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如今常州市以高品质公交为主导的交通系统已成为全国的标杆,“常州公交”成为常州市一张靓丽的名片。
王炜教授努力打破各层面间的壁垒,融合先进的智能交通理念,构建全面的交通系统建设和效能提升理论,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不断地运用到实际中,更研发出了中国自主的交通分析软件——交运之星--TranStar,王炜教授堪称中国城市交通规划的引路人。
(大手笔网(www.dashoubi.org.cn)中国第一文化门户)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