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金融主力军,大城联社始终坚守“立足县域、服务地方、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在优化县域营商环境的工作中主动作为,通过加强组织规划、增加信贷支持、助企纾困解难、优化金融服务等多维度发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一、强化顶层设计,筑牢服务根基
该联社以系统思维统筹服务布局,从组织规划、队伍建设、考核监督三方面夯实基础,确保服务精准对接县域发展需求。一是精准对接发展需求。围绕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领域资金需求,加大走访调研力度,与村镇、企业、农户全方位对接,摸清辖内项目实施、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运转等情况,制定针对性金融服务规划,确保金融资源精准滴灌。二是建强服务队伍。以辖内26个网点为单位,组织客户经理强化学习,熟知国家金融政策、精通信贷业务,具备熟练操作技能和良好沟通能力;同时推动客户经理走村入企、深入田间地头,宣讲金融政策、推广乡村振兴金融产品及助农举措,让金融服务深入人心。三是完善考核监督机制。通过内部激励、绩效考核激发全员服务实体经济积极性;制定风险管控管理办法,强化监督检查、尽职免责、违规处理三项机制,明确职责底线,让干部员工卸下思想包袱,主动拓展客户。
二、加大信贷投放,注入金融活水
该联社聚焦主责主业,持续加大小微企业、“三农”等重点领域信贷支持,以“活水”滋养实体经济。一是靶向支持重点领域。加大对“三农”、新兴服务业的信贷投放,精准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灵活运用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实行优惠利率,降低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成本。二是深化信用体系建设。开展新“双基”共建、新“三信”创建,巩固“双基”共建成果,全面服务新市民、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新业态;通过“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为小微企业建档立卡、评级授信,形成“精准画像—评级授信—资金直达”的闭环服务。三是创新支农支小模式。结合辖内养殖龙头企业实际,探索“龙头合作社+养殖户”信贷模式,通过扶持龙头带动农户扩规模、增收益,促进产业链与市场紧密衔接,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三、深化服务创新,提升办理效能
该联社以“便捷高效”为目标,通过创新产品、优化流程、简化手续,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省心。一是创新信贷产品。针对小微企业无抵押、无担保难题,推出“惠农快贷”,依托手机银行实现“自助申请、自助用信、自助还款”,打通线上服务“最后一公里”。二是优化业务流程。推动网点服务“四个一”:“一次性告知”“一次就办”“一次办好”“只跑一次”,缩短业务办理时限;打造“政务+金融”新模式,与县国土资源局合作设立“不动产登记中心便民服务业务平台”,实现抵押贷款一站式办理,简化流程、降低成本。三是拓宽服务渠道。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完善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功能,让客户随时随地办理业务;优化线下支付环境,合理布局网点、自助设备及助农取款点,推广“聚合支付”商户收款码,为农户、商户提供个性化支付解决方案,让农村居民也能享便捷服务。
四、落实减费让利,助力企业纾困
该联社主动让利实体经济,通过利率优惠、信贷倾斜等举措,为企业减负松绑。一是降低融资成本。修订利率定价管理办法,推动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下降;制定普惠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建立需求清单,主动对接企业,灵活确定贷款方案,简化审批手续。二是强化纾困举措。组建“金融服务队”深入企业,了解生产经营及资金流情况,通过续贷、展期、借新还旧、新增授信等差异化方式助企纾困,帮助无贷市场主体获得首贷,缓解“融资慢”难题。三是拓宽服务场景。推进线上支付渠道建设,完善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功能,拓宽支付场景;针对老年人推出简易安全支付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快速结算、资金管理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
下一步,大城联社将继续践行金融使命,以更精准的服务、更创新的举措、更有力的支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金融支撑。来源:大城联社 作者:常正一